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

ID:41901953

大小:1.0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04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1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2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3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4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5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6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7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8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9页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_第10页
资源描述:

《地籍管理第5章土地条件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土地条件调查课程内容一、土地条件调查的概念与目的二、土地条件调查的内容三、土地条件调查的方法四、土地条件调查的主要成果一、土地条件调查的概念与目的土地条件调查(landCharacteristicsInventory)是指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土地条件调查的目的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二、土地

2、条件调查的内容城市土地(城市规划、繁华程度、区位、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公建设施状况、人口状况)农用土地(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土地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气候(太阳辐射、降水、温度)地形、地貌(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土壤(类型、剖面、pH值、养分、盐碱土)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植被(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产草量、载畜量)(一)气候条件调查太阳温度很高,放射出大量能量。地球一年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约为5.46×1024焦耳,仅相当于太阳放出总能量的22

3、亿分之一。1.太阳辐射概念:是指地面从大气获得的水汽凝结物的统称。表示方法: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等。2.降水水灾(2004年7月10日下午的北京城区)旱灾3.温度土温气温作物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20℃:热带作物积极生长农业界限温度≥5℃:早春作物播种,多数树木开始生长≥10℃:喜温作物开始播种、生长≥15℃:作物积极生长≥0℃: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一年三熟:甘蔗--水稻--水稻>70008000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水稻55005700-6100一年二熟:小麦--水稻50004500-

4、5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花生、甘薯42004700-4800两年三熟:冬麦--玉米40004500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洋芋28002500-3000适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10℃积温≥0℃积温(二)地形、地貌条件调查类型构造外力作用特征地面特征平原沉降沉积平坦偶有浅丘,孤山盆地上升>下降内:沉积为主外:沉积或侵蚀内:地势平坦外:分割为丘陵高原沉积面抬升古侵蚀面上升剥蚀为主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分保持平坦,其余部分崎岖丘陵轻度上升流水侵蚀为主宽谷低岭,或聚或散山地低山成山较早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为主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中山高山成山较晚,

5、上升量大冻裂作用强烈,最高山上有冰川作用尖峰峭壁,山形高峻我国五种地貌类型比较高山平原和丘陵低山高原土壤剖面及描述(自然)土壤剖面:A层B层C层A:有机质聚集层,由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组成。B: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C:基岩上部的母质层,由风化残积物和堆积物组成(三)土壤条件调查(四)水资源条件调查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河流湖泊冰川沼泽雨水补给型冰雪补给型地下水补给型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泥炭沼泽潜育沼泽地表水类型地下水类型包气带水地下水潜水层间水(五)植被条件调查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

6、物。植被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等方面。赤道雨林、热带雨林、季风林、温带雨林、针林、硬叶林、草地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苔原生物群落。植被类型供水与排水供电、供气与供暖电信商服中心位置、数量和范围商服中心商店总数、零售额道路状况公共交通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城市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繁华程度人口状况农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内容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三、土地条件调查的方法与程序(一)土地条件调查的方法1.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调查的方

7、法2.直接观察法3.收集法4.采访法(自填法、派员法)5.通讯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各方法进行选择或有机结合地运用。(二)土地条件调查的工作程序资料和基础图件的整理1.基础资料的整理2.基础成果图件的编制准备工作1.确定调查对象、目的与范围2.制定技术规程3.收集、分析有关资料4.组织专业调查队伍外业调查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提交成果1.成果图件2.调查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