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82268
大小:309.25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04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008Z0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90课程学分:6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学习领域定位本课程以培养熟练掌握汽车技术工岗位群技能,服务于生产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针对汽车维修企业、4S店、汽车检测部门等交通运输类企业各汽车技术工种岗位进行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汽车技术的发
2、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汽车(特别是轿车)的电子化程度及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突出体现在舒适系统与安全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轿车舒适与安全系统的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3、课程联系本课程前导课程: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后续课程:汽车总线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汽车机电工从业资格实训、汽车性能检测实训。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
3、力目标(1)理解汽车舒适安全系统常用修理工具和常用拆装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汽车万用表、解码器、空调制冷剂加注和检查设备的使用方法。(3)能掌握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及汽车空调的基本维修方法,具有汽车空调基本检查及维修的技能。(4)能理解各种不同类型汽车空调的结构及控制原理。(5)掌握汽车电动座椅、汽车电动车窗(天窗)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及基本检修方法;会对电动座椅和门窗进行基本拆装、检查和调整。(6)理解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能够对大众车型进行车钥匙的匹配。(7)能
4、掌握汽车安全气囊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的注意事项。(8)能理解汽车巡航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检修方法,会使用汽车巡航系统。(9)能理解汽车舒适CAN总线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舒适CAN总线系统的识读分析与检测方法。(1)熟悉现代汽车舒适安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方法,掌握其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了解机动车维修企业相关的行业法规。(3)及时了解现代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学会收集、查阅现代汽车各种技术资料。(4)能按汽车维修车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科学、规范地进行机电维修
5、作业。(5)会填写各种任务工单、过程考核表单、汽车机电维修工艺表单。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不断学习现代汽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的能力。(2)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总结反馈能力。(3)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4)学会收集、查阅现代汽车各种技术资料。(5)具有不断学习现代汽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的能力。(6)遵守劳动与环境保护规定,按照正确操作规范对电控系统进行检查、更换、维修。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
6、想政治素质、工作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素养。(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3)具有质量重于一切的生产意识,永远至上的客户服务意识。(4)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1)具有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职业创新能力。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切实践行“四个嵌入',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
7、培养。本课程组与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以《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技术要求》(JT-T698-2007),以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汽车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与职业资格、从业资格相互融合,重构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本课程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门课改实施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改进课程考核
8、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和任务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最大化地保证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技术与当前企业需求相一致,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一).课程设计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出职业性。能力的发展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知识的获取依赖学习,而技能的掌握依赖练习,离开学习与练习,能力不会得到发展。学习情境的载体设计,要体现出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要与职业岗位对接,要源于真实,高于真实。课程开发的目的不单是对专业工作的吸收,而是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