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

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

ID:418779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31

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农业资源与环境基于AFLP标记的梭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梭鱼属于硬骨鱼纲的鲻形目,众所周知鲻科鱼类(Mugilidae)是知名的世界性分布的经济鱼类,是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性活跃,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可以栖息于淡水中,而梭鱼(Liza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梭鱼幼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成鱼主食底栖硅藻类,也食底层有机质。梭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我国南北海区均有分布,但产量不高。在养殖生产中

2、,亦可起到净化养殖水域的作用。因此,从生态养殖角度考虑,广泛开展梭鱼类养殖,对调整我国当前渔业产业结构,降低养殖水域的自身污染,保障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养殖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造成资源浪费和水域环境恶化的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选择食物链短、植食性又兼具海鲜品质和风味特征的养殖品种,采取环境友好型生态养殖模式,追求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和高品质食品,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正是我国未来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梭鱼就处于食物链的下层,植食和腐屑食性,具有食物链短,生长迅速、适

3、应性强等优点,可想而知,开发梭鱼资源及其生态养殖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使河口区的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本论文主要研究不同海域梭鱼的遗传分化程度,从而为其分类以及群体是否存在显著的亚种分化和种内遗传变异,保护渔业资源,并为合理利用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梭鱼的研究多在水产养殖方面,一九七一年以来江苏省水产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生物系等单位,对梭鱼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李红岗对梭鱼高产的研究。徐承旭对梭鱼苗种的培育技术研究,表明梭鱼可以主养,也可与淡水鱼类、蟹虾混养,能有效利用池塘的饵料,在不增加投饵量得情

4、况下,提高产量10%左右,是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养殖新品种。杨福武总结了梭鱼与南美白对虾的混养技术,包括养殖前期准备、苗种放养、暂养管理、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梭鱼的淡水养殖。此外在遗传学方面也有相应的一些研究,主要有王茜,董仕在2005年的时候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采自天津市大港区渤海沿岸的40尾梭鱼进行了AAT等9种位酶的电泳分析,共测出16个基因座位,结果表明渤海湾地区的梭鱼群体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高天翔等。采集梭鱼分布范围内9个地点的272个梭

5、鱼个体,分析其线粒体控制区5’端435bp的片段。共检测到3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这3个单倍型类群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被隔离在3个边缘海内而产生的分化。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假设相反,3个单倍型类群在地理上的频率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分子方差分析和群体多样性指数都表明3个边缘海内的梭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与基于生物学特性预期的梭鱼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相反,梭鱼群体空间上的基因交流是很有限的。东海的梭鱼群体间缺乏系统地理格局,这可能是因为末次冰盛期后梭鱼群体发生了近期的栖息地扩张,群体间没有足够的进化时间在迁移2漂变间

6、取得平衡。我国遗传多样性基础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动植物遗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得不到足够的理论指导。我国很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作物种质库保存了极大量的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材料,但因为缺少群体遗传变异结构数据,取样保存和管理的效率就很成问题。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也因不了解群体的遗传结构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而且不能对已有措施的效率进行监测。目前的梭鱼的分类尚未定论。(二)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梭鱼(Liza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梭鱼幼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成鱼主食底栖硅藻类,也食底层

7、有机质。梭鱼肉味鲜美,营养很丰富,我国南北海区均有分布,但产量不高。在养殖生产中,也可起到净化养殖水域的作用。目前尚未有详细完整的梭鱼分类资料,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梭鱼生活水域较为广泛,因此有必要弄清梭鱼群体的遗传学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状况,从而促进梭鱼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AFLP标记不同来源地的梭鱼,利用Arlequin、DNAsp、MEGAlign等软件对梭鱼的遗传分化进行研究,了解各个海域的梭鱼是否存在显著的亚种分化和种内遗传变异,保护渔业资源,并为合理利用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梭

8、鱼的种群划分提供依据。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搜集梭鱼不同海区有代表性的群体样本;2.利用AFLP方法对梭鱼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计算梭鱼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距离、遗传多样性参数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梭鱼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布情况。3.推断造成梭鱼遗传分化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