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ID:41876426

大小:303.06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9-04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 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徐邦桃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学习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习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评价:改变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

2、功能和评价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建立评价内容、方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课程功能课程功能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是本次课改的首要任务。新研制的课程标准就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体现课程功能的。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教育理念呢?一、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

3、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能学得很好、能健康成长、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

4、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第三、学生与

5、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既不可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可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客观存在,把他们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其学习兴趣,窒息其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

6、意愿、知识和思想基础、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应保护其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对自己、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二、发展观新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应在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

7、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三、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四、课程观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两种坚定的课程理念,即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所谓民主理念,即意味着教师应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