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

ID:41866382

大小:1015.50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9-03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_第1页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_第2页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_第3页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_第4页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5第5讲 若干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讲一些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活动课、概念生成在数学教学中,除大量的常规课之外,有时会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我们提供一些课例,供大家赏析。1一、活动教学定义与特征数学活动:一般理解为数学思维活动活动:指学生全身心的活动。追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表面上的“热闹”并不能真正地体现数学学习的丰富内涵与精髓。2有研究者指出1.不恰当地将娱乐活动形式引入数学课有可能造成对数学概念的误解,2.“只看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难发现数学”的教

2、学也在其中出现。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参与的同时,保持对数学本质问题的高认知水平的探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3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数学活动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数学活动难度: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比如,折纸活动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折纸来研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性质,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求知欲望。4﹝2﹞数学活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和思维的能力。在几何学习中,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学

3、习几何的重要方法。折纸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悟图形的几何性质,运用图形运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5﹝3﹞数学活动应该关注真实的活动。目前平时的教学中的不足:把注意点集中在“观察”:观察几何图形,从中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较少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操作,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办法之一: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操作,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极其重要。6【案例3】在折纸活动中“想”数学和“说”数学宋伟倩孙志远﹝青浦教师进修学院﹞执教

4、黄荣金﹝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整理评述。7﹝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折纸活动从不同视角对已有知识﹝轴对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等﹞进行解释,发现新知识﹝如中位线性质等﹞。2.能力目标①经历“操作—观察—猜想—说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提高几何的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8②通过折纸活动感悟图形性质,获得数学猜想,并对猜想进行说理。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和交流,学生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命题”,体验数学发现的成功,以及同伴交流和互助的喜悦。9﹝

5、二﹞教学过程1.用纸片折几何图形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小就会折纸,折纸与图形有什么关系?”来引入“折纸中的图形性质”.然后,组织了两个“热身”的折纸活动:10活动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纸张是长方形的,把一张纸折起一个,就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师演示﹞。那么,怎样用长方形纸片折出等腰三角形呢?请同学们折一下。11活动2你能不能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也折成一个长方形呢?要求重叠部分只能有二层纸。活动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当学生完成了折纸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的各种折法用实物投影公开展示。

6、并要求演示折纸过程和说明理由。12完成了活动2,教师展开纸片,画出折痕,标上字母﹝如图2-2﹞,并提问“观察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1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在班上交流了他们的发现:﹝板书﹞﹝1﹞即,长方形的长是直角边AC的一半,宽是直角边BC的一半。14﹝2﹞连接EC,折痕将三角形ABC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三角形。15﹝3﹞。……接着,教师指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这两条性质我们已经学习过,今天我们通过折纸得到进一步的验证。162

7、.折纸出猜想教师进一步提问:在一般三角形中是否也有与上述结果﹝1﹞和﹝2﹞类似的发现?让我们通过折纸再来探究一下。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一般三角形的纸片,问学生能否折成一个长方形?要求重叠部分只能有二层纸。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和小组交流发现了不同的折法,然后,教师要求他们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折纸过程,并说明理由。接着教师打开纸片、展平,画出所有折痕,并标上字母﹝如图2-3﹞,17并提问:在这个图形中的线段之间,它们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发现了下列关系:﹝板书﹞﹝1﹞A

8、E=EB=ED,AF=FC,BG=GD,DH=HC,EF=CH。﹝2﹞EF∥BC,EG∥AD∥FH。﹝3﹞GH=BG+HC,18教师接着问,这些结论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学生发现许多线段之间存在“倍半”关系,教师追问“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19学生发现有三种情况:﹝1﹞线段的中点;﹝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线。20然后,教师将话锋一转:前两个性质我们已经学过,今天,我们通过折纸进一步证实了它们。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