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西南大学1165微生物免疫机考答案

17秋西南大学1165微生物免疫机考答案

ID:41852540

大小:30.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3

17秋西南大学1165微生物免疫机考答案_第1页
17秋西南大学1165微生物免疫机考答案_第2页
17秋西南大学1165微生物免疫机考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17秋西南大学1165微生物免疫机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免疫球蛋白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答:(1)抗体免疫球蛋白最重要的功能是与相应抗原特界性结合,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其分子发生变构,从而产生各种生物活性。(2)激活补体。IgGl、IgG2、IgG3、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分子变构,重链恒定区上的补体结合点(IgG为CII2,IgM为CH3)暴露,Clq与之结合从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但IgG4、TgA和IgE只能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Ig分子的Fc段能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如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抗体的调理作用;触发7K细胞的ADCC效应等。(4)

2、透过胎盘和粘膜。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一类Ig,母体的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对于新生婴儿抵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SIgA可通过粘膜上皮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SIgA还可经初乳传递给婴儿,增强其抗感染的能力。二、根据培养基性质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几类?每类各举一种常用培养基。答:(1)基础培养基:含大多数细菌牛长所需的基木营养成分。如肉浸液培养基,琼脂培养基。(2)增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上填加一些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如血琼脂培养基。(3)鉴别培养基:以鉴别细菌为目的而配制的培养基,如睹固体双糖含铁培养基。(4)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假

3、如某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能抑制某一类细菌的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拟分离的细菌牛长。SS琼脂培养基。(5)厌氧培养基:在培养基中进入还原物质,如肝脏颗粒、肉沫、蔬基乙醇等可以还原培养基中的氧化物质,用于培养一般厌氧菌。如厌气肝汤。三、细胞因子有何生物学活性?答:(1)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为抗病毒感染和抗细菌感染效应。如IFNa、IFN6能刺激病毒感染邻近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儿-12和1L-15能增强活化的NK细胞和CD8+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功能。TNF、IL-k儿-6等可促进炎症细胞聚集并释放介质、启动抗菌炎症反应,从而抑制排除细菌。(

4、2)介导和调节特界性免疫应答。表现为调节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免疫效应。IFNy.IL-2.儿-4及IL-12等可刺激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细胞对抗原的清除,在免疫应答中发挥正调节作用;而TGFB则可抑制巨噬细胞激活和CTL的成熟,发挥免疫抑制作用。(3)诱导细胞凋亡。如II厂2可诱导抗原活化的T细胞凋亡,从而避免免疫损伤的发生。(4)刺激造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如IL-3能刺激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各系血细胞。四、补体、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在II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如何?答:(1)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产

5、生过敏毒素促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当攻膜复合体形成后可致局部组织细胞损伤破坏。(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在激活补体过程中产牛的趋化因子的作用下,中性粒细胞被吸引至免疫复合物沉积的部位聚集,引起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中性粒细胞在吞噬IC的过程中,可释放溶酶体酶,导致血管基底膜和邻近组织的损伤。3)血小板活化:免疫复合物和C3b可使血小板活化,产生5-拜色胺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充血和水肿;同吋,由于血管壁损伤,暴露了基底膜,可致血小板凝聚、微血栓形成,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出血,从而加重组织

6、的损伤。五、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答: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内芯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衣壳体。在无包膜病毒(裸病毒)衣壳体即为病毒体。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和须触。1•病毒的基本结构(1)病毒的核酸内芯:位于病毒体的最内部,是其生命遗传屮枢,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它仅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据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分子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它控制和指导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增殖。(2)蛋白衣壳是包囊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内芯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若干个衣壳亚单位即壳粒构成。每个壳粒含有1〜

7、数个多肽。2.病毒的特殊结构(1)包膜或称囊膜:为包膜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肥厚但较疏松的膜样结构,主要由类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含有包膜结构的病毒称为有包膜病毒。①病毒包膜的类脂质是宿主细胞的成分,有些病毒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病毒;有些病毒源于宿主细胞胞质内膜,如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则来源于宿主细胞核膜,如疱疹病毒。病毒包膜中类脂质使其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具有敏感性,并使其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种”特异性以及特定的侵入部位。②病毒包膜的粘蛋白,其中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合成,而碳水化合物成分源于宿主细胞。包膜的表面为粘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包膜子粒称

8、为刺突,镶嵌于包膜的类脂质中。例如,正粘病毒科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二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