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

ID:41844763

大小:19.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3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_第1页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_第2页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_第3页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_第4页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德育专题讲座--“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  德育专题讲座  “关于学困生的帮扶”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德育专题讲座,使我更加明确新课程要求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强调师生间的交往,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实践与探索等等。部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而且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不尽人意。虽然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但综合分析,他们确实成了“学困生”。如何帮助学困生的转变也是我们的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学困生形成的因素很多,有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因素,有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但这种过早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2、也是不多见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的产生?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及预防呢?  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因素,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具体指导。学困生就其个体内部因素来讲,有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脑功能轻微失调和感觉统合失调是学困生形成的因素之一,学习上的分心、情绪上的不稳定和人格障碍也是导致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家庭气氛是否和谐、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家庭是否有相当的学习气氛、家长的知识水平、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学生的学习愿望等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无数事实

3、证明,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但他们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多次找他们的父母交谈,指出孩子的未来也是他们的希望,而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尽量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还注意了解每位学困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  预防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虽然完全消除学困生是很困难的,

4、但认真地  1  分析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可能的  转变学困生,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法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必须转变对学困生的观念,要辨证地看待学困生,不能看扁,不能绝对化,要换位思考,正确对待,因材施教。必须认识到: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是正常的,把对学困生态度从先入为主的认识中矫正过来,以无私的爱心和诚心,充分的信心和恒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调整自己的情感,客观公正地对待学困生,和他们多接触、多谈心、多启发、多引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困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挫能力。教师的观念不转变,转变学

5、困生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成功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和预防。  多些鼓励少些批评  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最佳态度。于“学困生”过去经常失败,屡遭挫折,致使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只用批评指责的办法,他们是难以做到心服口服的;讽刺挖苦,责难体罚,是“征服”不了学生的,有时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师生积怨越来越深。而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对于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犹为重要。他们一样能产生心理愉悦,一样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从正面教育入手,把目光聚焦在他们的闪光点上,不失时机地为他们加油、呐喊、助威,同他们一

6、道分享成功的喜悦。  多些指导少些指责  学习中出现障碍对“学困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教师要准确判断产生障碍的原因,因势利导,切忌烦躁。在教学上,不能要求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去发展,更不可能强求学生一个步调齐步走。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一个知识点、一道习题教师讲一遍就能听懂,而“学困生”却要花上几倍的时间。基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有急躁情绪,需要有耐心,循循善诱,个别辅导,指点学习方法,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途径,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直到他们学会为止,对有些问题可以发动大家共同探讨,通过大家共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矛盾焦点,激发每一个学生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欲望,进而培养“学困生”

7、的主体精神、参与意识以及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2  多些启发少些包办  对“学困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必胜的信心,这一点比黄金还重要。“哀莫大于心死。”任何时候要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是公正、平等、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的。在实际教学中,个别“学困生”有很多时候是“启而不发”,这就要求教师的启发必须得法,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多种启发预案,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来预防突击教学中的“顽固堡垒”。有时候放手让“学困生”自己奋力一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次,“帮”到“扶”,再到“放”,终有一天“学困生”也能走出一片天地,挣脱束缚自翱翔蓝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