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ID:41822484

大小:168.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3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课三国鼎立【课程导入】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彫响?曹操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來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Z间发生了哪些激战?赤壁古战场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

2、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屮寻找答案吧。【知识网络】[fry::伉汉木年.4:阳割据,长期混战,H会‘I产逍到严改破坏.小•渡之战经V过之战200年倉绍净fik军进攻忡操件捕获牲,为鞋*统讥方川河渝域炉H础[比同待点:208年'以少牲多料操率二卜力k军南下,什刘联合抗艸杵操失从,7.;看{•.I”M立的形成吏定从础220年,忡金代汉「I4,I时号汽,定邯洛⑴,东沢络决」1怙龙的形成=221年,糾备金成都称帝•国巧汉•史称閔【222年,I,仏Id,林怎都建业嫌国:修建i'l8水利I?f,北//1产彻御恢W和血展•国统济的发展<83国,丝织业兴旺,歸綿行销三国笔国:竝殂业发

3、达,掰队忡训达灾洲(今台曲〉,加强门勺地fll台灣的联系【学习探索】1.不少同学通过各种文学、影视作品对三国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可在全班或学习小组内组织一次三国成语或三国故事赛讲会。2.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但在戏剧舞台上,曹操一般以片脸奸臣的形象出现。请组织大家讨论一下曹操这个人物,从中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曹操的画像曹操的京剧脸谱3.用区位图示法掌握三国鼎立的形势。在下图屮相应位置填入三国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君主以及都城。4.通过下列表格,你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胜败原因特点官渡Z战赤壁之战【自我

4、测评】一、选择题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Z战B.官渡Z战C.赤壁Z战2.祖国大陆到达夷洲的第一支船队是()九吴国船队B.魏国船队C.蜀国船队二、填空题220年,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国号,史称蜀;222年,孙权称,D.牧野Z战D.东汉船队—,东汉结朿;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吴,后定都。三、连线题(把下列有隶属关系的三组人物用线连起来)曹操诸葛亮刘备周瑜孙权许攸四、简答题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五、阅读识图题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

5、攻。”杜甫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右图中人物是谁?(2)材料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3)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句?(4)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资料下载】曹操(155-220),字孟徳,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他年轻时不拘小节,很有志向,被当时的名士许劭评论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

6、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黃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年),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在与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攻战屮,曹操的实力逐渐壮大。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此后逐步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Z久的战乱。建安十三年(208年),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

7、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后进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曹操被追尊为魏武帝。魏武三诏令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了在同吴、蜀对抗中获得优势,曹操曾先后三次颁布诏令,要地方举荐人才,强调用人不拘小节。210年,曹操在《求贤令》中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突破了当时仅凭家世门第选拔官员的藩篱。214年,曹操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屮进一步强调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