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

ID:41797497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2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_第1页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_第2页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_第3页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_第4页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________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设计意图: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不倒翁》本次活动需要蛋壳来制作不倒翁,所以在活动

2、前请要请小朋友收集蛋壳,网站而且蛋壳开口要在小的一面,还要洗干净。主要活动环节为: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活动目标:1、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不倒翁,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网站3、体验制作、装饰活动的乐趣。4、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4、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

3、倒玩具。5、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第5页共6页⒈空蛋壳人手一个、彩泥、固体胶、双面胶、各种材料的装饰品若干、剪刀。⒉课件。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教学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活动过程: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1、师:你们玩过不倒翁吗?它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不倒翁的样子吧!2、幼儿模仿不倒翁摇摆。网站3、师出示用空蛋壳制作的不倒翁范例,激发幼儿

4、自己制作不倒翁的兴趣。师:你喜欢哪个不倒翁,为什么?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1、提问:谁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怎样做能让它不倒呢?2、个别幼儿尝试,集体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正确的制作方法。3、小结:尝试从蛋壳顶部放入橡皮泥,并轻轻地把它固定,不倒就说明你成功了。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1、请幼儿先找到鸡蛋的平衡点再由少到多逐渐在鸡蛋壳里添加橡皮泥,使鸡蛋变得不倒。第5页共6页2、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来创作不倒翁。(在每组上准备一些不同材料的装饰物,幼儿可自己选择进行装饰)教师可适当协助幼儿完成。四、作品展

5、示与交流。1、讨论创作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如果有,请幼儿说说是如何克服的。2、幼儿展示作品时说说自己特色的地方。师:你的不倒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色?3、引导幼儿陈列作品,大家观摩作品,并给予鼓励。师:你觉得谁的不倒翁最特别,为什么?五、完成制作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六、结束部分:把幼儿制作好的蛋壳不倒翁展示出来,共同欣赏。老师:“大家都把准备丢掉的蛋壳制作成这么漂亮好玩的玩具,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品,稍为改变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起来,只要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处处可以变废为宝”。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积极探索不倒翁,

6、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的,在大脑中的印象自然也就比单由教师传授的更加深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第5页共6页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的环节,这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是一种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因此进行得比较成功,然而在活动中我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活动准备的材料不够多,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想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可是却在材料上受到了限制。所以我没有给孩子们更好的发挥空间。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我应该多准备一些材料,供幼儿更好地进行操作

7、。通过这次活动,再次验证了那句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温馨提示:心理学家、教育家常常把儿童看作“直觉的科学家”。因为,儿童从一开始就格外关注运动的物。他们观察、感受、认识着周围的物理现象,并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建构着用以解释物理现象的“理论”。他们几乎就像科学家那样关注着每一个新鲜的、奇异的现象、他们孜孜不倦地把新的发现充实到自己的“理论”之中,并以新的认识、网站新的“理论”充实或代替已有的认识,修正原来的“理论”。真是这样的潜能,使得每一个儿童都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第5页共6页幼儿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

8、)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6页共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