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76155
大小:2.4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1-29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诊断要点四、治疗方案及原则五、诊疗流程总结六、附录量表一、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l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致。颅脑损伤引起的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而进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本文只介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依次为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少见的病因有肿瘤、血液病、脑动脉炎、结缔组织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二、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如体
2、力劳动、咳嗽、排便、奔跑、饮酒、情绪激动、性生活等。(一)急性期症状多为急骤起病,主诉剧烈头痛,位于前额、后枕或整个头痛,并可延及颈、肩、背、腰等部位,头痛发生率为70%~100%。老年人头痛较轻,偶可主诉头昏或眩晕。半数以上患者伴恶心及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约33%~81%的患者有意识障碍,多为起病后立即发生,程度可从轻度意识模糊至昏迷。持续时间可自数分钟至数天。老年人意识障碍较重。可有淡漠、畏光、少动、言语减少等,有的患者出现谵妄、幻觉、妄想躁动等。二、临床表现(二)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delayedneurologicaldefic
3、its)或称作后期并发症,包括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等。再出血以5~11天为高峰,81%发生在1个月内。临床表现为在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征亦可重新出现。二、临床表现血管痉挛通常在出血后3~5天发生,持续1~2周,表现为病情稳定后又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意识障碍。脑血管痉挛严重时可导致脑梗死,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恶化或进行性加重;意识状态好转后又加重至嗜睡或昏迷;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腰椎穿
4、刺无再出血的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周左右可见脑室开始扩大,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脑室扩大和脑积水。晚期可出现正常颅压脑积水,表现为精神障碍、步态异常和尿失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可能原因:三、诊断要点(一)诊断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和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癫痫发作、颅神经损害特别是动眼神经麻痹,或轻偏瘫等局限性体征,若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下出血即可诊断SAH。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三、诊断要点(二)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起病1天后红细胞开始破坏,脑脊液逐步变黄,持续2~3周,故脑脊液黄变提示蛛网膜
5、下腔陈旧出血可能。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三、诊断要点2.影像学检查(1)CT检查:可以显示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内高密度影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继发颅内血肿、脑室出血、脑积水、脑水肿、脑梗死等,颅底、鞍上池、侧裂等处可见高密度影,在发病开始后5天内阳性率较高。MRI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用价值没有CT高,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发现动脉瘤等。CT和MRI也可排除非动脉瘤SAH的病因,如肿瘤或血管畸形等。CT蛛网膜下腔在哪三、诊断要点2.影像学检查(2)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已广为应用,是确定蛛网膜下腔
6、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可确定出血的病因、部位、性质,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血管痉挛等。DSA是明确SAH病因、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首次DSA阴性的患者大约占20%~25%,1周后再行DSA,约有1%~2%患者发现之前未发现的动脉瘤。但是因为DSA有一定风险且费用偏高,是否一定行二次检查应因人而异。三、诊断要点(三)鉴别诊断包括脑膜炎、偏头痛急性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颅内肿瘤等。四、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为尽早明确病因,对因治疗,防止继发性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等。(一)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
7、动和用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小便通畅。应尽早请神经外科会诊,完成病因检查和积极早期介入或手术治疗。没有条件的地区和医院应当立即告知病情的危险性,并绝对卧床3~4周。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推荐意见:(1)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I级推荐,B级证据)。(2)注意监测血压,保持在收缩压<160mmHg和平均动脉压>90mmHg(I级推荐,C级证据)。(3)重视心电监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护心功能(II级推荐,B级证据)。(4)注意诊治低钠血症(I级推荐,B级证据)。(5)空腹血糖需控制在10mmol/L以下。(6)治疗发
8、热,但是亚低温(33℃)治疗存在争议。四、治疗方案及原则(二)控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