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ID:41741621

大小:123.1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31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说明:木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I(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2.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吋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

2、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A.推行“仁政”B.兼爱、非攻C.加强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3.孔子曾说:“舜其大孝也与”;战国时期的孟子言必称尧舜,也说:“尧舜Z道,孝悌而已矣”;荀子也称善“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这些表明A.儒家学说源白于远古的尧舜B.儒家借助圣王宣扬伦理道德C.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D.儒家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秩序4.遗仲舒在《春秋繁需•人副天数》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口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

3、也。”这一思想是A.阴阳五行家学术B.“天人合一”理论C.儒学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D.“天人感应”观5.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I•専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聘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6.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Z”的天人相分思想,而董仲舒则强调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思

4、想。这种差别反映了西汉时期A.政治需求彫响学术思潮B.文化专制遏制思想进步C.思想主张推动社会发展D.社会进步丰富思想内涵1.朱熹说:“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因此,朱熹认为A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君主的一切行为B只有以“天理”来约束君主的思想行为C应以法律手段限制君主以确保其心正D儒家应该承担起“正君心”的重大使命&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

5、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知行合一”D.人性本善9.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10.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A.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B.使理学成为正统思想C.有利于市民精神的推广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11.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

6、,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儒学的政治地位己口益巩固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屮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屮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1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Z文,不考百王Z典,不宗当代Z务,举夫子论学论政Z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13•黄宗羲提

7、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14.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九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D.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14.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

8、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八、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16•培根指出:“印刷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