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

ID:41719948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1页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2页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3页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4页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宗惠花施俊峰陈成芳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X关注成功!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网易微博摘    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以医院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以A型肉毒毒素进行眼部注射治疗,依注射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位点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注射位点基础上增加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观察比较2组药物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Co

2、hen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眼睑痉挛;A型肉毒毒素;注射部位;眼睑痉挛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颅面肌张力障碍疾病,以眼轮匝肌

3、痉挛性收缩引起的非意志性瞬目增加、强烈闭眼为主要表现,甚至可引起功能性失明[1]。A型肉毒毒素是产自肉毒杆菌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其制剂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毒性药品,是临床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但是,目前临床关于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位点的选择存在诸多观点,现对A型肉毒毒素不同部位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依注射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7例,女18例;年龄40~76(61.3±4.4

4、)岁;不自主眨眼8例,痉挛性眼睑闭合17例;伴眼睛发干7例,畏光4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17例;年龄42~77(61.7±4.2)岁;不自主眨眼9例,痉挛性眼睑闭合16例;伴眼睛发干9例,畏光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原发性眼睑痉挛,病症表现符合《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2008版)相关标准;双侧病变;Cohen痉挛强度分级Ⅱ~Ⅳ级;认知及语言功能正常,可准确进行自我表达;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颅脑外伤或器质性病变;神经退行性病变;既往头部手术史;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疾病;神经系统遗传

5、代谢病;糖尿病等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性疾病;注射用药及成分过敏;注射部位皮肤病或合并感染。1.3治疗方法药品与材料:A型肉毒毒素(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国药准字:S10970037,稀释浓度50U/2ml生理盐水;1ml胰岛素注射针头。对照组(常规位点):每眼取上下眼睑中内、中外1/3距睑缘2~3mm处和外眦颞侧皮下眼轮匝肌距睑缘1cm处,共计5个位点进行注射,2.5~5U/位点。观察组(常规位点+眼轮匝肌睫部):常规点位选择和药品注射剂量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在眼轮匝肌睫部中间Riolan肌取上睑缘中部1个位点进行注射,注射尽量贴近眼睑边缘,1.5U/位点

6、。1.4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观察2组药物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Cohen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评价2组疗效。疗效评价参照文献拟定[3]:显效:痉挛完全缓解,Cohen分级降至0~Ⅰ级;有效:痉挛症状部分缓解,Cohen分级下降1~2级,但未至显效(≤Ⅰ级)标准;无效:痉挛症状无改善或加重,Cohen分级无变化或提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药物起效时间

7、与维持时间比较观察组增加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后,睁眼症状快速改善,患者自觉眼睛较前睁大,眼部肌肉放松,治疗起效时间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2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比较(±s)  下载原表2.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下载原表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上睑下垂1例、干眼症1例,对照组出现上睑下垂1例,观察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