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

ID:41680772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_第1页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_第2页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_第3页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_第4页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孟子良心观及其现代价值摘要: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良心实质上是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后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由于古今中外对伦理思想的不同见解,良心的底蕴正处于一种迷离状态,其本源之义日趋模糊和抽象。故此,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孟子之''良心”,厘清其中囊括的丰富内涵和本身的特点,进而阐述它在规范人们行为、指引道德建设以及建塑国民信仰等方面的作用,以彰显其现代价值是必要的。关键词:孟子良心观现代价值Analysingtheconceptanditsmodernvalueofmencius^conscienceviewTianYuerong(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

2、430023)Abstract:Asasocialanimal,people,sconscienceinessenceisanexpressionoftheinternaliza/tionofsocialvalues・Butbecauseofdifferentopinionsaboutethicsthoughtinallovertheworld,consciencedepositsisinablurredstate,itsoriginalmeaningisincreasingfuzzyandabstract,too.Therefore,furtherstudyinMencius'viewofc

3、onscienceisnecessarywhichcanclarifyitsabundantconnotationsandcharacteristics,andthenstateitsrolesinregulatingthebehaviorofpeople,guidingthemoralconstructionandbuildingnationalfaith,inordertorevealitsmodernvalues・Keywords:Mencius,viewofconscience;themodernvalue古往今来,有关良心的观念人各有异,良心现象更是千差万别,以致人们对良心的理解产生

4、偏差,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甚至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重申孟子良心观或是必要的。1.“良心”的起源及其内涵“良心”首次以完整的概念出现,是在《孟子・告子上》一卷中:"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在此,“良”实指“仁义”,是道德意义上的善,而且是原初之善。因为孟子历来主张“仁”,理所当然,“仁”便是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一切道德观念的衍生都应以此为核心。正如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所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孩提之爱其亲为仁,敬其兄为义。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良心就等同于原始的孩童之情感,但是孟子认为,后

5、天的熏陶仅仅只是对某种心性的扩充,所以,他把“良心”的守护寄托于“存夜气”,认为“夜气”是晩上静思时产生的良知善念。具体而言,孟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其"良心”的:第一,“良心”以善的动机或者纯粹价值的理性理念为依托,是一种真实而善良的意念,即善的“良心”。孟子坚决主张人性善,并将其纳入社会道德体系,进而在伦理学的价值观念基础上提升为终极价值。由此可见,孟子所谓的性善论实质上就是道德的理论基础,介于二者之间的载体便是“良心”。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孟子是从内在信仰的高度出发,将良心视作贯通个体道德心理和性理的共相本体。第二,良心就是道德之心,是人所共有的“本心”和道德品质。“人皆有不忍人之

6、心”《公孙丑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离娄下》;“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告子上》。诸如这些都不难看出,孟子一贯认为,从根本上讲,人都是有“良心”的,“良心”是人人共通的“本性”,只是存在着习性的差异而已。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千人千面,千人千性,“良心”的最初意念存乎个体本身,经由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至终才裂变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性。故不能因此就否认“良心”的共有性特征。第三,“良心”融良知于一体,是个体凭借直觉进行的一种自我体证活动。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有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O因此,在孟子的视

7、野下,心性天道其实是一个统一体,道德的自我发展实质上就是尽心尽性而知天事天的过程。而这里所谓的“尽”和“知”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直觉反思过程。可见,于孟子而言,"反求诸己”的真正目的就是体会良知、悟证良心。2.孟子良心观的特点孟子的良心观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彰显出极大的优越性。鉴于今之伦理滑坡倾向之弊端,乃有重新审视其特征的必要,以及时解决当下思想道德建设的燃眉之急。(1)“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