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

ID:4167196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29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_第1页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_第2页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_第3页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_第4页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研究  在新刑诉法实施环境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是更加顺应刑事诉讼改革趋势、契合我国司法实践需要的,能够推进检察引导侦查机制统一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理性选择和可行路径。本文拟在探讨分析各地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机制的具体模式构想,以期为合理定位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机制,推进基层司法实务工作尽快适应刑事诉讼改革进程有所增益。  一、概述  根据新刑诉法的立法精神和各地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活动的实践经验,在贯彻经验和概念紧密结合的认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是指,检察机关

2、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出发,及时介入公安机关对“命案”的侦查活动,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并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否依法得到保障实行法律监督,以保证刑事诉讼程序合法、公正、高效的一项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四个特征:  一是介入侦查的范围为“命案”,即涉嫌故意暴力犯罪致死人命,或被害人虽未死亡,但生命垂危,在短期内有死亡可能的刑事案件。  二是提前介入是不以公安机关邀请为前提的主动介入。在当前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被写入刑事诉讼法并被作为重要原则的新刑事诉讼时代,对于涉及案件当事人最基本权利——生命权的“命案”的侦查,检察机关理应主动深入其侦

3、查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下位权能——即知情权、质询权和建议纠正权,以强化侦查监督,促进侦查权合法、规范、高效行使。  三是提前介入的时段是相对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这两个诉讼阶段的“提前介入”。在时间上,它是在正式受理公安机关报捕、移送起诉案件之前。在介入方式上,它是通过对部分侦查活动的参与,将事后监督变为事中监督、同步监督。  四是保障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导侦查取证和及时纠正违法的侦查活动是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的三项主要职责。  二、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探索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各

4、地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探索实践综述  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必要时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据此各地检察机关对本辖区发生的重大案件包括命案,开始适时介入引导侦查。由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1996年刑诉法修订时又做了基本相同的规定,适时介入侦查得以延续,“命案”作为重大案件中的重要类型,当然成为了介入的重点。但一直以来介入方式多限于提前审阅案卷、参与公安机关案件讨论等形式。  近年来,部分检察机关将“命案”介入机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研究实践,在介入的时间、方式及程度上均有较

5、大突破。2011年初,大连市检察院与该市公安局联合探索建立了同步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当年共同步介入“命案”117件,介入案件侦破率达97.4%,同比提高近10%,基本形成了对公安机关命案侦查活动规范、同步、高效的刚性监督,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大连地区命案的侦办质量。[1]2008年6月以来,广西检察院全面推行检察人员同步介入命案制度,使全区命案存疑不起诉率大大下降,无罪判决为0人;2011年,南宁市、贺州市检察院等提前介入命案的批捕率、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达到100%。[2]此外四川、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县市也对命案介入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6、实践。  2012年,太原市检察院通过与该市公安局联合会签《关于检察机关参与命案现场勘验、检查的实施意见(试行)》,探索开展介入命案侦查工作。当年共参与命案现场勘验、检查56件,提出收集证据的建议和意见177条。如在提前介入全国广泛关注的太原市“10.30”暴力拆迁致人伤亡案时,先后20余次参与公安机关案件讨论和专案协调会,认真听取侦查人员对案件进展情况的介绍、审阅侦查获取的证据材料,围绕定罪量刑的核心问题,分4次书面提出补充、固定、完善证据的引导侦查意见共计101条,公安机关均进行了针对性取证,有力地夯实了案件证据体系,为审查起诉工作奠

7、定了扎实的证据基础。公诉部门受理案件后,仅用4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该案的审查起诉工作,对17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实现了快审快诉的良好效果。  (二)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命案”侦查工作机制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1.上位法缺失。检察机关介入引导侦查机制的探索实践已经持续了近30个年头,但目前高检院仍然没有相关的细则规定。分析目前的相关法律依据,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仅仅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对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诉讼定位、程序未作明确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二是没有贯穿始终,形成一个有机体系;三是对介入方式和程度规定不明确,如刑事诉讼法85

8、条只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132条只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派检察人员参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检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