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ID:41660333

大小:57.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泡[摘要]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中应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关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全面引入我国的学校教育活动,体现了教育在传承地域文化传统和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作为校木课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向全体学牛普及开设,将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和非功利性的基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大学理念,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作为美国大学通识教

2、育范木的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从一开始就只有两门课,一为“人文经典”,一为“当代文明”。其中,“当代文明”并不是指现代的文明,而是指西方从古到今的文明。人类文明以经典文献的精神方式传承,更重要的则是以劳动方式、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的方式传承。作为人类文明文化实践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文明的足迹,和民族古老文明的延续紧密相连。近年来在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是划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事件,几千年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乡野民间文化形态,首次作为当代社会可持续的文化资源和木土文化象征进入国家发展的视野。一、我国非遗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缘起

3、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将其引入大学课堂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越来越予以重视的新观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引入高校教育活动,能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域,最终将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行为一一以新的方式提出问题的学科间性知识(interdisciplinaryknowledge)和横贯社会科学来对这些问题加以处理的后学科间性知识(postdisciplinaryknowledge),它将实现公共媒体、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一学生离开学校成为社会人之后,将具备艺术探索和创造、思辨和文化理解的能力,

4、成为艺术领域的欣赏者、探索者及文化的护卫者,并且在民族情感、国家意识上树立起精神根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建设的倡议,来自2002年10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持,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议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北京教育宣言)指岀: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国家与公民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应尽的教育传承与认知义务;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充分发挥高校在信

5、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高校应迅速参与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事业中来;人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很显然,这一宣言注重高校在传承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从兹浮岀水面。二、我国非遗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北京教育宣言指出,地方高校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义务。高校增强抢救、保护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自我意识,通过地方民间艺术的普查和研究,借助高校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相关专业的教学,不仅仅是现实的选择,更是高校责任的必然。近年一

6、些地方院校将乡土的、民族的、吋代的地域文化纳入教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成为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具有地域乡土特色,并成为个别高等师范院校及艺术院校教学中特殊设置的课程,有的学校称为特设课、特色课,有的称为选修课,有些则设为机动的系列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由学生选修学分一一这就具备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性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通识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文化性课程的新的形成必然要受到已往I口课程体系的严重制约,如何认知文化性课程与人的生存的密切联系,文化性课程的哲学定位等,需要借鉴各地教育界同行的经验,但贯穿此类通识课程中共有的显性或隐性主题

7、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悲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关怀。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的教学安排是此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显著特点。课程的安排体现了开设者作为学者和专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展现出该领域最新的方向和成果。主讲教师更是一个文化行动者,能够认识到我们遵从和修改的行为规则,我们使用的语言,身处的文化关系,隔离和容纳他者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研究的话语环境的一部分,他并不把文化意义限制在一个单一视点或等级次序的外化上一一这个观点忽视了包括参与者之间对话的交流方式,也忽视了对文化产品的各式各样的使用。因地制宜是这种通识教育

8、课程的又一特点。开发教学资源,地域特点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田野考察手段,注重创设情景的可操作性,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合,吸引民间师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