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

ID:41655118

大小:58.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_第1页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_第2页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_第3页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_教案示例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Z二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介绍了明朝的对外交往情况。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岀使西洋,郑和的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朝时,到南洋的华侨人数增加,这些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知识,并辛勤地劳动,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在明朝中期,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荡平浙江倭寇,又与俞大猷联合肃清闽粤两地倭寇。16世纪时,西方殖民者相继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欧洲大主教传教丄也随之來我国传教,有些人在传教同

2、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郑和卜•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利玛窦向屮国介绍西方科学技术。2.思想教育:①通过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②通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使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3.能力培养:通过屮外历史对比,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卜•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评价欧洲传教士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谈话、演示法。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学

3、习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在经济繁盛情况下明朝的对外交往情况。(板书课题)一、郑和下西洋(板书)明朗前期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富强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逍郑和出使西洋。西洋是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它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卜•西洋”,同学们小学已学过,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介绍郑和卜•西洋的录相片,同学们边看,边回忆以前学过的内容,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放录像,学生冋答略)郑和下西洋规模大,

4、一是船大,最大的宝船长4()丈,宽18丈,载重千吨,是当时世界上最人的海船。二是船数多,人数多。郑和船队设备先进,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这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郑和远航行程远,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郑和的航程远远超过了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航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板书)郑和航海的时间早,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1405—1433年(板书)从以上几项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作为明王朝的政治使节和商务代表,每到一处即向该地国王或酋长送礼品,表示愿意通好的

5、诚意,在双方协议下进行彼此互利贸易,郑和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板书)许多国王、使臣和商队,络绎不绝来中国。课木166页上引用的在山东德州附近的苏禄3墓,就是明代中国与菲律宾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二、华侨和南洋的开发(板书)南洋指的是东南亚一带。早在唐朝时,我国就同南洋各国展开贸易。我国商人到南洋去总是利用季风,冬去夏I叫,进行一次贸易就需一年的时间。如果耽谋行期就得再等一年。如此年复一年,有些人就在南洋长期居住,还有些福建广东一带失去土地的农民和贫苦的手工业者,也搭商船去

6、南洋谋主。这些劳动者的人数H益增多,构成华侨的人多数。郑和卜•西洋时,那些地方已有了许多华侨。郑和下西洋示我国去南洋的人更多了。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知识,同当地人民一起和睦相处,共同开发了南洋地区。课本167页的小字部分,具体介绍了华侨对南洋开发所作出的贡献。(请一同学朗读)由丁•华侨参予南洋的开发,使这一地区出现了半机勃勃的景象。华侨用辛勤的劳动,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三、戚继光抗倭(板廿)1•倭宼在我国沿海地区的骚扰(板书)元末明初,日木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抢劫屮国商船,掠杀屮国沿

7、海居民,历史上称Z为“倭寇”。这些人带着武器和货物,遇到机会就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有吋冒充商人,陈列货物做生意,给沿海居民帯来巨大威胁。明朝初年,整饬军队,加强海防,対來犯倭宼了以沉重打击,使倭宼不敢再做大规模的骚扰。到明中期,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再加上沿海一些奸商勾引倭寇上岸抢劫,共同分赃,倭寇重乂犯厥。我国沿海人民深受其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2.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板书)戚继光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出身于将门之家。课本168页小字对他进行了介绍:戚继光而对倭寇给人民带來的危害,愤慨

8、地赋诗表明立志扫平倭寇的决心。书上的竖排字引了他诗中的两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1555年,年仅27岁的戚继光被派到浙东防倭,他看到官军非常腐败,不可用,认为第一可用的是乡野老实之人。因此到义乌去招募士兵,选拔了农民和矿工3000人,按小队编制起來,教以阵法。戚继光根据江南多沼泽和倭寇武器的特点,创造了一种特别阵法,叫鸳鸯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