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的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的教学设计

ID:41630040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的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的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乞巧》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学会“乞、霄”2个生字,并书写相关生字。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谈话导入课。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看图,说图意思,导入课题。2、简单介绍乞巧节: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很多文人墨客在乞巧这一天留下了诗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目就叫——学生说:《乞巧》(课件出示:古诗

2、)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林杰?(学生说,教师作补充:林杰,唐朝人,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写文章了。只不过他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所以比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来,名气不算大。)3、学习生字:仔细瞧瞧诗的第一行,有何发现?对!它们都念——学生说:xiāo。(宵—霄,教师用点标出来)两个字读音相同、意义却不同。以此方法进行教学,以求达到生记好。4、介绍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那天”是指哪一天呢?农历七月初七又叫“七夕”,所以乞巧节又称为七夕节。《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源于古人的天文知识,(课件

3、出示:天文图)汉代以前牛郎和织女只不过是“银河”两岸星星的名字而已,当历史进入西汉时,牛郎织女才由星名变成了神话人物。这个美丽的传说你以前一定听过、看过,谁愿意为大家讲一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相传在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父母死得早,只好以放牛为生……(板书:鹊桥相会)诗中的哪一句提到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指名学生说,齐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行诗的意思吗?(指名说、同桌说)5、围绕为什么向织女乞巧进行讲解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粼粼波动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耀眼。凡间的老百

4、姓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的云锦啧啧称奇,怪不得有那么多的姑娘向织女乞巧。6、乞巧方式每家每户的姑娘都在家门口、小院里向织女乞巧,想想看,她们还会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是的,在所有能够看得到月亮的地方,姑娘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她们穿得多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

5、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还有哪里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数不清的红丝线都穿完了,可见姑娘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对这一句诗的理解。(同桌说,指名说)小结:结合资料袋的内容,我们对古诗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凡间的姑娘们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纷纷向织女乞求,希望自己也有一双巧手,能做衣服鞋袜,能绣花织布。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现在回过头来看“乞巧”,你明白它的意思了吗?(板书:乞求巧手)7、整首诗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讲一讲?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请你读一读。

6、(课件出示)三、品读鉴赏、熟读成诵:1、朗读指导:“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读好这首诗吗?(指名读、男女赛读、分组合作读)2、让学生试着背诵乞巧。四、拓展延伸,日积月累。  课后同学们收集有关乞巧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