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ID:41607095

大小:16.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平山中心小学曾毓丽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2.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画,想

2、看吗?(课件演示,展示《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图片,让同学们猜是什么寓言故事)2.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这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初读课文的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小组讨论交流,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3、指名认读。寓、则、窟、窿、狼、叼、街、劝、悔、盘、缠、硬(1)读准字音,相机正音。(小老师领读、齐读、去拼音读、带词语读。)(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提示观察字的结构,以及所占田字格的位置,指导难写易错生字。)(3)学习新词(集体读、男女读)(4)相机学习多音字“圈”(提示学生记笔记)三、理解题意。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课件出示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用

4、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让我们来默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写自然段序号。思考:(1)这个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2)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养羊

5、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3.生自主合作学习,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问题  (1)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2)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  “又”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丢羊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

6、于学习吗?(比如做作业,如果做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羊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

7、在修羊圈不晚?(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再也”一词说明什么?(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5)用“再也”造句。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一个人有错,只要及时纠正、补救,就还不算晚。)2.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板书:圈破丢羊亡羊补牢不听劝告,再次丢羊知错就改修补羊圈,没有再丢为时不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