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

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

ID:41597509

大小:58.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_第1页
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_第2页
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_第3页
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_第4页
资源描述:

《东汉的统治_教案示例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笫15课东汉的统治教材分析本课概述了西汉后期至东汉末年的政治状况。汉武帝以后,西汉王朝由盛而衰,王莽乘机代汉建新。新莽时期,实行托古改制,社会动荡,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接着,刘秀重建汉政权,史称东汉。东汉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东汉屮期以示,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到了东汉示期,宦官独揽人权,“正宜废放,邪枉炽结”,政治更加腐朽,发生了“党锢Z祸”。东汉中后期的黑暗政治,导致了黄山起义。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2、。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王莽改制;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党锢Z祸;黄山起义。2.思想政治教育:①王莽改制是在西汉末年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改制的失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②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③东汉屮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所形成的黑暗统治是黄巾起义的根木原因。④黄山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冇组织、冇准备的农民起义。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的说法?”“黄山起义的特点是什么?”“陈胜、吴广起

3、义和黄巾起义在组织发动群众上有什么不同?”培养其综合概抠、分析比较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武中兴;黄巾起义。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形成。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为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经济,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武帝为加强专制皇权,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汉初60余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仏到汉武帝时封建中央集权统治人人加强,西汉干-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以后,西汉便山盛而衰了。那么,西

4、汉是怎样结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王莽改制1.王莽代汉四汉后期,统治阶级越來越腐朽(以成帝常微行长安城中,斗鸡走马为例说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解释土地兼并,并以匡衡、张禹大量占HI说明土地兼并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西汉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在社会动乱中,外戚王莽趁机夺取政权(解释外戚,对王莽略作介绍)。公元8年,王莽H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联系王莽代汉建新的年代,引导学生回忆公元前后的概念)。2.王莽改制王莽即位后,为了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才

5、厉,宣布实行“改革”,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王田”“私属”制、改革币制等(解释改制内容)。王莽改制并没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政局的动荡。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绿林、赤眉起义(结合“绿林赤眉起义形势图”讲述)公元17、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交待绿林、赤眉起义的地区、领导人及名称由来)。公元23年,绿林军在昆阳消灭了王莽的主力军队(略述昆阳之战,并借此交待刘秀的经历)。昆阳人捷后,绿林军乘胜攻入氏安,新莽政权被推翻。二、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即位称帝,重建汉政

6、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2.光武中兴刘秀登基称帝后,面临的是西汉后期以來残破的社会局面。长期的战乱和伴之而来的饥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时伏时起。为了巩固东汉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①“解放奴婢”。自公元26年至38年,光武帝先后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概括交待属于释放Z例的奴婢,明确被释放的是部分奴婢)。公元35年,光武帝又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对未被禅放的官私奴婢,在法律上给以一定的人身

7、保障。光武帝释放及禁止残害奴婢的政策,对缓和社会才盾,保护和解放劳动力,起了积极作川。②整顿吏治。光武帝在位期间,重视整顿吏治。他裁汰了昏庸无能的官吏,惩办了贪赃枉法的官吏,奖励、重用清廉正直、秉公执法的官吏。(讲述“强项令”董宣的故事。)整顿吏治,冇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另外,光武帝还注意减轻赋税,并提侣节俭。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稳定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到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人口山东汉初年的1000多万,增加到21007J*o历史上把光武帝统

8、治的时期称为“光武屮兴”。(引导学牛思考、讨论“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的说法”?教师概括总结。)“光武屮兴”以后的几十年,东汉王朝政局安定,社会经济进一步恢复发展,人口和垦田数目不断增加。公元75年,东汉人口增加到3400万;公元88年,增长到4300万;公元105年时,达到5300多万,接近了西汉最高人口数字(让学牛回忆西汉末年的人口数量)。东汉的垦III数目,到公元105年时,达到732万顷,接近了西汉时期的最高水平。人口和垦田数冃的增长,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二、外戚和宦官专权(引导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