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

ID:41595067

大小:70.5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8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_第1页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_第2页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_第3页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_第4页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作者:薛权开/黄敏作者简介:薛权开,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黄敏,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江苏江阴214437)o原文出处:《历史教学》(津)2017年第20179±期第39-43页内容提要:文章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探讨了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指出:秉持科学方法,严肃对待乡土资料来源;强调证据意识,努力述原史实真相;综合家国史料,双向证实“大小历史”;辩

2、证解读乡情乡事,客观认识家乡与世界。期刊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5期关键词:史料实证/乡土资源/历史教学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屮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江阴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JK11-Z018);无锡市教师教研专项课题“基于省美育课程基地的特色课程开发研究一一以高中历史为例”的阶段性成果。历史教学中开发运用乡土资源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多年来之所以不断被历史教育工作者提起,就在于它蕴含巨大的价值意义。世界历史由各国的历史组成,国

3、家的历史又是由全国各地的乡土史组成。一叶知秋,一部乡土史就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新时期以来,尽管有关乡土历史的研究和教学种类繁多,但综观下来,大多是一边倒地鼓吹本地区的辉煌历史,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抹杀证据;教学中忽视先进理论的指导,缺乏科学理性的精神,使本来具有重要意义的乡土资源开发不能给日常的授课加分。修订版课标提出"史料实证"素养,认为它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这为乡土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只有以〃品格"和〃能力"为培养目标,坚守

4、科学严谨的态度,乡土史教学才能重焕新生。笔者尝试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例谈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一、秉持科学方法,严肃对待乡土资料来源中西史学发展的历程表明历史学因史料实证而愈加多彩。19世纪德国兰克学派主张"据事直书",20世纪以来的法国年鉴学派倡导"新史学",注重扩大历史文献使用范围。中国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即是史料学“,陈寅恪提出以诗证史,将史料的使用范围延展至文学领域。这些成果都影响了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国各地有记史的传统,各种方志如乡志、县志等种类繁多,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官方的

5、或民间的撰写本土历史的民贤乡绅,由于立场、学术、视角、喜好等的差异,他们记述的方式和内容往往并不一致,史源有近有远,史实亦真亦假,史论或左或右,同一地区不同作者的记述甚至南辕北辙。所以,如何正确撷取乡土资源,这是极为重要的第一环。1.甄别地方正史与别史、杂史、野史众所周知,官方主持编撰的或授意史官著述并认可的史书称为正史,而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相对〃正史"而言,称为别史、杂史、野史。一般来讲,正史的选材和考订比较严谨,动用的社会力量和资源也较多,所以具有更大的公信力。但是,正史总是将国家

6、意志和民族的情绪夹杂其中,编者往往曲笔或忌讳一些政治与秘闻,故学习历史时,除了正史还是正史,就难免不得其真。而且,正史多是后一朝代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对前一朝代或几个朝代的概括总结,如"二十五史〃在叙述历史时,往往裁取影响特别重大的人物和事件,而忽视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小人物。吊诡的是,恰诒是这些众多的小人物活动的轨迹和他们生存的环境,某种意义上才是最真实的历史。别史、杂史、野史由于不受官方的约束和题材的限制,能够很大程度弥补正史的不足。各地的乡土史中存有大量的别史、杂史、野史,活泼生动,引人入胜,如果不能有

7、效捡取而弃之荒野,是非常可惜的。因此,乡土史资源的开发,要深入挖掘官方正史和广泛搜集各种官外记载,综合比较多种史料,运用唯物史观科学考证本乡本土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可信度。有多处出处的,能相互印证的乡土史,一般就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孤立的资料,暂时无法证实的资源,即便再有轰动性,也不能随意引用。1.慎取地方的神话与传说中国是一个盛行神话传说的国度,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特定的人神故事,这些故事或因时有别,或小异大同,但往往都与该地的地理环境、习俗风貌息息相关。如北方多地流传孟姜女及其夫范杞良的传说,南方江浙一带多处

8、争抢梁山伯祝英台,福建、台湾、两广同祭妈祖,南北沿海地区又不约而同地都有秦始皇巡幸的资料,全国各地的大小名山流传的故事多是佛道二教中的半人半神,如达摩、慧能、吕洞宾、韩湘子等等。地方志总是喜欢与他们沾边,有的是民间百姓无意识的口口相传,有的则是历代文人有意识地添枝加叶,目的是彰显本地的历史和文化,使之更悠久、更辉煌。然而,这些神话传说并不是严肃的史料,即使有的已经多次被收集到类似地方史话的著作中,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都要对之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