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罔不殆,再谈集体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罔不殆,再谈集体教学有效性作者简介:原文出处:《福建教育:学前版》(福州)2018年第20183期第10-15页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复印期号:2018年07期基于儿童立场探索集体教学适宜性◎洪亚臻(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后,幼儿的主体性得到重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落实《指南》精神,幼儿园改变了以往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压缩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比例。但是,有的幼儿园对集体教学活动的安排作统一”规定””岀现课程安排”机械化”的现象
2、。与此同时,由于对《扌旨南》理解不深入、不到位,出现了集体教学活动被"一棍子打死"的现象,有的教师〃避开〃了集体教学活动,没有深入思考怎样的集体教学活动才是适宜且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等问题。面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集体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的基本点是儿童立场,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理念,只有遵循儿童立场的集体教学才是适宜和有效的。因此,我们只有打破〃机械化〃的课程设置,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内容选择误区,积极探索集体教学形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落实《指南》精神。一、打破"规定",使课
3、程设置更加着眼于幼儿的需要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幼儿获得经验、获得发展。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核心的,是动态和灵活多样的。当我们的教育真正着眼于幼儿需要时,课程设置必然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必须打破”机械化”的课程”规定”,让课程追随幼儿的发展需要。这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其次是把课程计划的权利交给教师,因为只有他们才最知道幼儿需要什么、应该为幼儿做些什么。如此这般”管理者有可能看到的一直都是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和教师"无所事事"的情形。怎样判断幼儿是否在学习、是否有所收获?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是否专注、投入于眼下
4、的活动,是否出现有意义的学习行为表现来判断幼儿的学习状况。如果幼儿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或嬉戏无聊,则可以说明当前的活动不具有吸引力——至少幼儿对当下的活动不感兴趣或感觉"吃不饱"。有了这样一个〃抓手",管理者也就能照样正常地〃管理"了。当然,我们也应考虑全面性和均衡性的课程设置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教师要对课程的设置作通盘考虑。比如,艺术领域中的手艺创作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可能更自然、顺畅,而音乐赏析类的课程则有可能被冷落或弱化。因此,从全面性和均衡性考虑,可以在周计划中插入一些被”冷落”的课程。二从课程理念岀发,使集体教学内
5、容的确立更加立足幼儿的经验课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围绕某一关键经验展开,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要从课程整体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内容,关注儿童的经验,做到系统把握,整体观照。基于课程的基本点是儿童立场的教育理念,教师根据阶段目标(关键经验)、课程特点,预设一周的教学内容,这种预设是一个活动方向而已,教学内容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路线必然是在"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中不断调整、变化的。因此,过去用来"填写"教学内容的周计划已经不能适应课程计划的需要。随着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计划的出现,教学内容会
6、越来越紧跟幼儿的脚步,越来越贴近幼儿当下的经验,课程内容很可能贯穿一日活动,或者是一个阶段的活动。以主题系列活动"自助餐"为例,这是一个幼儿发起、教师有意弓I导的活动。幼儿有了吃自助餐的体验后,想玩自助餐的主题游戏。于是,自助餐厅里的环境规划、食物的种类和投放、餐具的准备等成为他们的工作内容(课程内容)。根据这些工作内容,幼儿有时候需要再次参观酒店的自助餐厅,有时候需要讨论、分工、合作,有时候需要准备材料等,所有活动内容因需要而生、富有动态性。这样的活动内容不是一个上午或一天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个或几个集体教学活动能够承
7、载的,它要经历一个从筹备(计划)、实践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整合的、很难分出是语言活动还是科学活动。可见,越是贴近幼儿需要的课程内容就越灵活多变。追随幼儿需要的课程内容必然会与课程类型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要求产生矛盾。笔者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影响幼儿阶段目标的达成。三、伺机运用,使集体教学方式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当下的教学内容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都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而在于适宜性和有效性。导致集体教学活动的低效有很多原因,比如功能定位不准确,与日常生活和游戏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各领域
8、的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核心价值难以体现;教学目标或高或低,比较空泛,重知识技能类目标,轻情感态度目标等。如何适宜、有效地运用集体教学方式?〃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引领发展"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的基本定位。基于这样一个走位,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教育活动,因此,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促进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