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

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

ID:41593512

大小:62.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_第1页
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_第2页
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_第3页
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质学基础纲要部分详细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耍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一一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及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评价;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2、洋脊:分布于海底的巨大山脉,它延伸于四大洋,长达数万里。1大西洋大陆边缘的进一步划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大洋盆地。2球的平均半径:6371km3、地温梯度: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3、地表以下依温度的分布状况和热源的分层。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4、地磁场三要素。

2、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4、软流层:深度约60-250公里区间,其物质的塑形明显增大,局部地段呈现出液态。5、岩石圈:是指软流层Z上的固体地球的表层,它由软流层Z上的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层和其上的地壳组成。5、地球内圈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莫崔面,古登堡面6、地震波的主要类型纵波(p)横波⑸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6、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口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8、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岩浆、变质作用;外动力地址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7、土

3、也壳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一种机械运动。9、地壳运动依方向的分类:水平、升降运动。10、地震依震源深度的分类:浅源地震、屮源地震、深源地震。70/300km11>地震的成因分类:构造、陷落、火山、人工地震。1、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全球地震的分布规律。答:引起地震的根木原因在于板块运动。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的边缘造成地应力的积累和应变能的突然释放,从而形成地震。所以地震的分布受板块边界的控制,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4、。8、岩浆作用:岩浆的形成、演化、运移直到冷凝形成岩石的全过程。12、岩浆依二氧化硅含量划分的基本类型: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65%)13、岩浆作用的类型喷出作用(火山作用)、侵入作用14、常见的侵入岩体的产状:深成侵入体(岩基、岩株);浅成侵入体(岩盆、岩盘、岩床、岩墙)9、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15、影响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16、常见的变质作用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

5、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10、丿刈化作用:暴蛊于地表的岩石长期受到02、C02、水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11>风彳匕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17、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18、剖面上风化壳的分层:基岩、残积层、土壤层。19、物理风化的方式:温度变化、冰劈、岩石的释重、根劈20、化学风化的方式: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生物化学分化作用。12、剥蚀作用:各种外界地质营力对地而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作用。13、

6、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重力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14、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21、侵蚀作用依方向的分类:下蚀作用、侧蚀作用。22、流水搬运碎屑的方式:机械搬运(推运、跃运、悬运)化学搬运:盐和胶体。23、河谷要素有哪些:河流、河谷、谷底、河床、天然堤、河漫滩、谷坡。2、简述河流构造阶地的形成过程:河流阶地河谷两侧不对称、断续分布的阶梯状地形•稳定一一侧蚀为主;抬

7、升——下蚀为主;稳定一一侧蚀为主。15、喀斯特:地下水溶蚀作用为主,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特殊地形及这一过程称喀斯特。24、地下水的运动类型:垂直运动、水平运动。25、岩石空隙的类型:孔隙、裂缝、洞穴。26、常见的喀斯特地貌:溶沟、石芽、落水洞、溶斗、溶洞、溶洼、溶盆、溶原。27、溶洞滴石有哪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16、海岸带:风暴浪所及的上限至波浪作用所及的下限之间的水域。有后滨、前滨、近滨。17、浊流:清澈水体中沿底部运动的一股被泥沙搅合的水团。比垂一般犬于1.5o28、海洋分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29

8、、波浪作用为主的海岸带的划分:后滨、前滨、近滨。30、潮汐作用为主的海岸带的划分: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31>海洋地质作用的动力有哪些:海浪,潮汐,洋流,浊流3、简述海蚀地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