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82455
大小:58.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8
《初中语文学习资料:《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2、以“读”引导学生熟悉托物言志的写法,感受作者其中寄予的悄感。教学环节导语:《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它的作者是宋朝哲学家周敦颐。“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它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描绘來论述道理、抒情言志。《爱莲说》就是借描绘莲花來托物言志。那么,周敦颐是怎么描绘莲花、又言的什么“志”呢?一、读出莲之美1.欣赏配乐朗读,全班同学轻声自由跟读。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了的语气、语调。2.分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哪些旬了着重描写了莲花?它突岀了莲花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突
3、出了運非常干净,没有染上一点儿污泥的特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突出了莲正直、清香的特点;〃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突出了莲端庄、令人敬垂的特点。)3.小组推荐代表朗读描写连花的语句,说一说:“莲花美在——”。(参考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運花美在虽身处污泥浊水中却纤尘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句,“莲花美在里外贯通、外表挺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句,“雀花美在清香扑鼻、亭亭玉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莲花美在端庄、令人敬垂。)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通过听读、跟读、个体朗读等形式,整体感知莲花的特点,体
4、会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二、读出高洁志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提示: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语调、语速、重音、停顿;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品味、感受。)2.说一说,你在听读屮可休会出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感情來写莲的?(参考答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句,瓦中"可爱"一词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喜爱莲花Z情,内心充满开心、喜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写出作者赞美、爱慕莲花,以独爱莲花为荣的情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5、花之君子者也。”句,强烈表达作者爱莲、赞莲之情;“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句,尤其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句,深沉感叹,有惋惜、有讽刺意味,引人深思。)1.学生再次站读全文,小组讨论:作者托莲言的“志”是什么?这篇文章写的是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参考答案:作者借花喻人、托莲言志,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文章写菊和牡丹是为了衬托、突出莲的美好形象,更显莲的清新高洁。)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通过听读、品读、思考、讨论等形式熟悉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并更深地感悟
6、文中作者的高洁志趣。总结:这堂课我们通过“读”,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托物言志这种写法的特点,相信对同学们今后学习文言文会有更多的帮助。从主题来看,这篇课文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示。封建时代的君子形彖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口我品德修养极有教育意义。对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人们一直持赞美态度,但现在也有人认为,过分强调这一点,很难跟随时代步伐,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你怎么看待?教学反思《爱莲说》选自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笫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这是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周敦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委婉地批判了当
7、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现他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和旷达胸襟。文章语言清新脱俗、精短易读、近似白话,是咅韵和谐、含蓄凝炼的美文。如何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学生能掌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文屮作者美好的志趣,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那么,怎么学呢?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我通常是从介绍作者、作品背景、解释课题入手,然后带领学生一旬一旬读、一字一字译,直至总结文章主旨、写作方法,评讲课后练习。所冇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一道题也不放过。讲完了、做完了,也还是担心:有没有漏掉的知识点啊?考试时会不会考自己没讲到的知识点呢?学生不会做,怎么办?等等。对
8、学生,我也是担心他们上课有没有笔记、下课冇没冇复习。冇时候考完,自己也纳闷: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讲过了、反复强调了一定要注意,结果学牛还是错得一塌糊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时仅仅是将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后來,我阅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一书,书屮强调,阅读是学牛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牛•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营造一个有利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于是,我想,对于《爱莲说》这类语言优美简练、句式骈散结合的文言美文,是否可将"读”运用其中,引导学牛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呢?这次,我在这堂微
9、课上做了尝试:以“读”为主线,贯穿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质疑、探究之屮,让学生充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