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

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

ID:41564535

大小:55.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7

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_第1页
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_第2页
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_第3页
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仁爱八年级下Unit6Topic1SectionB说课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材料一、说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分层导学、先学后教、精讲互动、合作训练”的教学模式,从差生抓起,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合适的教育。在“分层导学、合作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及能力分为A、B、C、D四个层次;各小组的英语成绩及能力水平大体相同。这有利于展开讨论并在同等条件下展开小组竞争。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1SectionB的第一课时。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教学,主要学习“使用哪种交通工具去春游”这一话题的交际用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承接上单元“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这一话题,又为本单元后面的教学提供了话题

2、和语境。2、重点与难点:基于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及本班学生大部分都羞于开口讲英语这一实际情况,结合本节课考点。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为:重点:①掌握、运用新的词汇及重点词组(cost,atwo-dayvisit,decideon等)②能熟练应用What'sthebesttimetogothere?/Howmuchdoesitcosttogoby•••?等参与讨论旅游的话题。难点:①使学生真正掌握重要语言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②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说英语;养成说英语的习惯。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单词及词组②掌握句子(2)能力目标:在连贯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3、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旅游、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生活的态度。三、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本课以交际为教学核心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学生通过自编一篇对话,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实现学生掌握、使用重点词组及句型的能力目标,突破本节的重难点。2、竞赛教学法:通过单词游戏、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实现学习策略目标。3、听力训练法:通过听录音、回答问题,在听中感知、模仿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4、提问引入法:通过提问,集体

4、、分组、分行回答,或个别学生回答形式开展教学,检查和巩固新旧知识,化解难点。(-)说学法: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大有好处。2、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计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3、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及检查预习阶段(竞赛教学法)(5分钟)1.师生互相问候2.游戏热身:做游戏,检查新

5、单词预习。(规则见附1)设计意图:由旧入新,让学生产生回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二)复旧引新阶段(提问引入法)(5分钟)1.先让学生欣赏一组泰山的图片2•复习前面学过的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句型。(由此引入本节主要内容:讨论使用何种交通工具3.展示学习目标。①掌握单词及词组②掌握句子(日常交际用语)③学会使用以上单词、词组及句型讨论关于旅游的话题。4•合上课本,听la回答问题(听力训练法)(三)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阶段(20分钟)导学提纲:1)互相补充预习时找到的la的新旧语言点,注意各语言点的用法。(突破本节重点)2)讨论lb(注意使用lb提供的两个句型)3)小组合作完成2(编对话)或熟

6、读课文,稍后进行对话或给课文的动画配音比赛(四)精讲互动环节(12分钟)1.观看课文动画后,由学生讲解新的语言点(突破及巩固本节重点)2.教师带读la,全班跟读。3•请1-2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讨论lb后的结果。(五)课堂小结(2分钟)让学生总结,设计意图:1•巩固当堂所学;2•为下节教学做好铺垫(六)作业布置(1分钟)1.小组合作编一段讨论去某地旅游的对话,下节课表演。2.预习动词不定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