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63575
大小:68.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备课全方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备课全方案新课导入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屮,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屮,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作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等。这节课,我们就來学习杜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积累整合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S(juan)坳(ao)衾(qin)兀(wd)2.通假字何吋眼前突兀见此屋(“见”同“现”,出现)3.古今异义CT者飘转沉塘坳(下面,低处)匚令
2、初下(下达)「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対着)向S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将近)t向吾不为斯役(假使,假如)厂安得广厦千万间(疑问代词,哪里)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安定)■「归來倚杖自叹息(自己,独自)自彳自三峡七百里(从)J白经丧乱少睡眠伯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绝彳雨脚如麻未断绝(断)■L绝蹴多生怪柏(极高的)、「高者挂胃长林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咼计•I八月秋高风怒号(表示程度,深)■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口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祖籍襄阳,后迁居巩县(
3、今属河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吐称“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著有《杜工部集》,存诗1400多首。背景资料安史Z乱屮,杜甫辗转奔波,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上元二年(?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大风破屋,草堂漏雨如注,无法安居,给全家生活带來了很大的痛苦。此情此景,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诗中作者借写自己茅屋破败的痛苦,抒发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主题总结本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
4、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结构图解群廉抱序忧国忧民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一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身强体健,就不会受这样的欺侮;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而那样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去抢那富贵人家眼里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为结尾埋下了伏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这“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2.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5、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全诗的吋候会理解,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写白己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个人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从他的“归来倚杖自叹息”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们可以看岀他是为“天下寒士”的不幸而哀叹、无眠、大声疾呼。在狂风暴雨无情吹打位袭的秋夜寒冷中,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仅是“吾庐独破”,而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表达了诗人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需要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博大胸怀。1.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6、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耍“大庇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长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Z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岀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写作特色技法运用
7、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屮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