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61045
大小:59.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7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期2014年11月12日负责人郭有志活动主题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活动地点学校礼堂研修形式集体研修主讲人刘珍参加人数336培训学时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000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的168所城乡屮小学的2292名教师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5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此外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
2、偏高等现象。这一调查结果无疑说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调查结果还表明,有心理问题教师的分布是,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因此,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耍任务。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1、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2、人际关系紧张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
3、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立,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3、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4、心理失衡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灰暗情结。如嫉妒
4、、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等。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5、不良的个性特征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个人屮心、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1、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临升学率、评优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等诸多挑战,所以教师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交际范围窄;其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但同时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并不高,所
5、以教师心理压力比较大。这种状况易于激发教师的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态。2、社会环境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金钱和利益、平等和竞争等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市场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劳动和收入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差别扩大。这些都极易造成人们的利益失衡、生活失衡、心态失衡,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存状况,教师的价值观念自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来说,其经济收入还处于中下水平;与社会其
6、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利益回报率并不很高。这种对比与差异使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感,不甘落寞又无可奈何,不满足于现状乂无法突破,陷入矛盾、失衡的心态。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理应从观念上、制度上、设施上为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更多地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福利待遇等,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缺乏关注,对教师的负面情绪置若罔闻,对教师的心理保健和训练缺乏经验,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积累日久,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学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一些
7、偏差如分配不均、待遇不公等也极易诱发教师的不良情绪。4、教师自身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必然有其自身的因素。如教师的角色意识模糊、对自身角色缺乏认同、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看待问题过丁理想化等原因,容易使教师无法接受现实和理想的矛盾,难于应对挫折,以致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紧张焦虑。其次,教师某些不健全或不良的人格特征也易诱发不良心理的出现。二、消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是一系列复杂的成因所致,因此,要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提应从多方面综合展开
8、,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全社会共同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健全教师心理保障机制。第一、应通过制度的调整,有效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应该承认,在现行教师队伍中的确有一部分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就比较差,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更是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难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应该从源头抓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