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59694
大小:62.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7
《传承与创新中的廉政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承与创新中的廉政文化摘要: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灿烂的文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关键词:批判治国贪污受贿典范【中图分类号】G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XX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灿烂的文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今天,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批判的传承其可用之处,再赋予其时代价值,就可以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深邃的智慧(-)批判地传承儒家“政即是正”的思想,弘
2、扬“为官守德、一身正气”的廉政文化。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何人?”意思是说,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能去端正别人呢?孔子在政治上要求君应遵君德,官应遵官德,为政者要端正,把“正”视为为官的基本美德“治国之要在治吏”,官风决定民风。明朝的贤士也言,皇帝“正”就能够正朝廷,朝廷“正"就能够正百官,百官“正"就能够正天下。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官德端正,自然就会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
3、对民众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如果领导干部品德修养低标准,不仅关系到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败党的好干部、原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向机关各部门宣布:事找他,不论公事私事一律办公室谈,家门免进。他对家人约法三章:有上门送礼者,不准开门,不准受礼,不兆说情。很多人抱着试?试的想法走到他家门口,都被拒之门外,无法进去。以致在牛玉儒追悼大会上,很多干部和企业家才第一次见到牛玉儒的妻子。如此高风亮节堪称为领导干部的典范(
4、二)批判地传承儒家“知耻”的思想,弘扬“知荣明耻”的廉政文化。《论语》说:“行己有耻”。孔子这里说的是人都要自尊、自爱,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行止,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取舍、识大体、合规范、守道德。以无知为耻,以无节为耻,以无义为耻,以不忠不孝为耻,知荣明耻,古往今来,既是维护道德的防线,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种民族耻感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基本动力之一。历史上无数志士仁
5、人能够在国难当头之际以身报国,就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耻辱感。苏武牧羊,是以变节卖国为耻;诸葛亮鞠躬尽瘁,是以贪图安逸为耻;杨震拒金,是以徇私敛财为耻;林则徐不治家,是以奢侈浮华为耻。现时生活中的腐败分子敛财犯赃,常常是只怕刑法,而不知羞耻,这是中华民族悠久的“耻感文化”的悲哀。其实,退一步说,就算腐败分子自己不知羞耻,但,绝逃不掉子孙身上的耻辱感。清代大贪官和,被嘉庆皇帝赐死后,整个和氏家族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后人以姓和为耻今天,廉政文化建设意义上的“知耻”,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循社会主
6、义公民道德规范和干部从政道德规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法网恢恢也有疏漏,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如果领导干部能做到明德知耻,就可以从灵魂深处铲除腐败(三)批判地传承道家“知足常足”的思想,弘扬“淡泊名利”的廉政文化。老子曰,'‘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是对已经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
7、满足。知足常足是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乐于无求,有的人忧于不足。乐于无求者,以不作财物官职上的贪求为乐;忧于不足者,以不能满足财物官职上的欲望为忧、以过于看重个人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为忧。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是乐无求,还是忧不足,是廉与贪的一个分水岭世人耳熟能详的"人心不足蛇吞相”“渔夫和金鱼”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的正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样简单的生活常识优秀共产党员、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
8、业功少将的生活作风,可用“清苦、朴素、淡泊、知足”来形容,他家睡觉的床是四个大箱子拼成的,一只吃饭的搪瓷碗跟了他30多年,一件睛纶秋衣穿了18年,几件衬衣多处有补丁。他59岁的短暂人生令人扼腕长叹的同时,他的美德将永远激励后人知足是一种智慧,一种心理的健康,一种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常乐是一种境界、一种大幸福人天生而有欲,但是欲望应有所节制,使之勿“过”、勿“失度”。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他将永远常不乐或者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