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

ID:41547483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项部分古诗文1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珈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餘。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Z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缘:因为。眼:视线。塔:铁塔。最高层:最高处。乂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诗意】飞来峰顶

2、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來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獵郎,封荆国公,世人乂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Z,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牛在南北各地做了儿仟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郵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

3、方的官吏。1067年(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1069年(熙宁二年)捉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卩门下平章政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占塔Z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4、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冇生动的形象又冇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嘱,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酋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Z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冇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冇天鸡,口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Z。”以此验Z,则“闻说鸡鸣见H升”七字,不

5、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Z,实为景语中的高唱。H•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口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H升”,则是“先鸡鸣,后FI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Z,恐意冇另指。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口L1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冇一首《读史冇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

6、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忖”、“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己见端倪。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冇高瞻远嘱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古名句;作者点睛Z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來,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直,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冇过多地写眼前Z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Z涣诗“欲穷千里目,更

7、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了耍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地努力的互勉或口励Z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小。”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木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Z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8、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