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

ID:41538627

大小:2.1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7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_第1页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_第2页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_第3页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_第4页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中庸观》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的中庸观“中,正也;庸,用也。”(《说文》)“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程颐)“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朱熹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叫做‘中’;始终如一,保持经常叫做‘庸’。”(《中庸章句》均见)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之无忌惮也。”(《中庸》第二章)何谓“中庸”?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取中间,使两端既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达到令人满意的结合。如果只顾一端,不顾另一端,那就成了“极端主义”,其结果是“过犹不及”。中庸本义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了中庸精神,

2、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来源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子为“救世”而苦心孤诣觅得的方法和准则。他所生活的春秋末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子弑父,臣弑其君,孽杀其宗,”一切礼乐制度、等级秩序都被颠倒了。在为政治国时,孔子反对走极端,主张“攻乎异端”。对于专用刑法或专用礼治,孔子皆不以

3、为然,孔子认为为政要避免片面、极端,要执两用中。具体而言即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只要能够达到“使民服”的目的,“德治”和“法治”都可以用。所谓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二者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后者不过更理想化罢了,仅此而已。孔子并不否认刑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正如他并不否认仁有“恶人”的一面一样,孔子强调为政要德主刑辅,德刑相参,片面固执于一端都是违反中庸的。“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则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猛相济、德刑兼施是孔子为政的基本构想,只不过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人文主义的悲

4、天悯人出发,孔子更重视爱人好与、仁政德治而已。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精神突出表现在对礼的制衡上。“礼之用,和为贵”(有子语,代表孔子思想)说的就是在“礼”的应用中应达到“中”、“和”境界。从形式上讲,礼乐表现为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王、公、卿、大夫、士、庶人各个不同等级所施用的礼仪都有严格的规定;但从实质上讲,礼乐制度的精髓就在于表现一种内在的情感,即忠、恕、孝、仁、友等,这是礼的实际意义所在。只有人们从深层意识上自觉遵循礼,才能恢复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在如何协调礼与仪,即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既不失去必要的形式,更要抓住礼的本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

5、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子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一生都为使人们自觉回归周礼而奔波游说,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对周礼的恢复和重建上,宣扬“克己复礼”,慨叹“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复古情调中,但他的中庸变通精神仍是其思想中活的灵魂。“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