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30925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7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 《 七律 长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律·长征》教学设计马跛小学:肖占祥课题:《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2.指导学生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2.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课前准备:1.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当你背着免费的书包,穿着免费的校服
2、步入校园的时候,当你吃完免费的早餐坐在敞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你是多么的幸福呢?生:是。师: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容易吗?生:不容易。师:你们想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会告诉你的。请打开课本136页,我们一起学习25课《七律·长征》(板书课题)。师:说到“长征”,同学们脑海里一定会浮想起关于长征的电影,电视,人物,故事等,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分享给大家?生1:我读过《艰苦岁月》,写的是长征中的故事。生2:我看过《飞夺泸定桥》,讲的是长征中红军与敌人抢时间夺取泸定桥的故事。生3:老师,我
3、看过电影《丰碑》中,一位军需处长在过雪山时把棉衣让给了战士,自己却活活的冻死了。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很感人的。二.背景介绍师:那么谁知道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谁给我们讲一讲?生:是敌人逼的。师:答得非常好。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避开敌人,保存红军实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长征因此开始(播放课件:长征路线图)。需要给同学们说明的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开始时,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排挤,毛主席在红军中没有发言权。当时,博古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独揽红军的军事指挥权,由于他们军事指挥的严重错误,湘江之战中央
4、红军由开始时的8万6千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牺牲大半,损失惨重。湘江战役之后,红军官兵认识到了李德,博古在军事指挥上错误的严重性,迫切要求改组中央及红军的领导机构,于是1935年1月15日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苦,经过十一个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过二十四条大河,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
5、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第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结束时,红军只剩七千余人。三、作者介绍师:(播放课件:作者介绍)画面上的这个人物大家认识吗?生:认识,毛主席。师:(播放课件:作者介绍)四、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2.指名读,教师作评价。3.听范读录音(出示课件)。五.课文研读,理解诗句内容1.题解师:先看题目“七律.长征”,谁来说说你对“七律”和“长征”的理解。生:“七律”是诗的体裁,“长征”是诗的题目。师:答得太棒了。“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
6、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板书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示课件:七律知识)。2.诗句讲解师:诗中哪两句是对全诗的概括?它们体现红军怎样的精神?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这两句诗中哪两个词概括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生:不怕,等闲。师:不错,“不怕”二字铿锵有力,下笔千钧,表现了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的气概。“等闲”二字则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还有作者用“万水千山”概括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师:再请同学们说说“远征难”“等闲”的意思。生:远征
7、难: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等闲:平平常常。师:大家一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看得极为平常。师: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生:体现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师:很好,再请同学们把颔联两句背出来(播放课件)。师:“逶迤”和“磅礴”是什么意思?生:逶迤:形容山绵延不断。磅礴:形容山巍峨高大。师:全句的意思呢?生: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只是小泥丸在滚动。师:这两句承接首联中的“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写山。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
8、题并填空: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山的气势雄伟这是实际的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