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

ID:41528274

大小:54.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7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_第1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_第2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_第3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_第4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姓名:班级:限时:分钊I真题精选3一、选择题1.(2018•青岛中考)《屮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2.(2019•改编题)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儿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屮山,这主要原因是孙屮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这纲领是()A.自强与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与科学D.马克思主义3.(2019•原创题

2、),《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①成立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创办黄埔军校④参加领导黄花岗起义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2018•东营广饶模拟)《百家讲坛》主讲人袁腾•飞谈屮国历史时说过: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制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

3、好的制度怎么拿到屮国来就变了样……后来,屮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屮国人的思想。英屮,国人学“民主共和”制度是以下哪位人物为代表()A.孙屮山B.康有为C.李鸿章D.陈独秀5.(2018•聊,城中考)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A.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2018•威海中考)“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0.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2.(2018•衡阳中考)近代以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屮国发展资本主义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0.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3.(2018•成都屮考)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武

5、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4.J2019•改编题)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现。下列哪部法律文件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屮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019•改编题)如图是流行于1916年的一副对联,作者写此对联意在说明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袁世凯(A.公然复辟帝制B.发动“二次革命”C.掀起护法运动D.出卖维新派G0)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2.(2019•改编题)对下面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

6、后.果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①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②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③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④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3.(2018•临沂中考)下列材料摘编自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屮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材料二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

7、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1)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变法主张,有什么共同Z处?梁启超认为,这些共同的主张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2)上述材料屮的“科举”作为一种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又于哪个朝代被废除?(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变法失败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2018•东营广饶模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屮,不屈不挠的中国人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富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1

8、月,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开始了。洋务派继承了魏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