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ID:36035050

大小:41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8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_第1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_第2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_第3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_第4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用题库)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组一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2017湖北襄阳,14,1分)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康有为等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张謇等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

2、亡。A、C、D都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择B。2.(2015吉林长春,3,1分)右侧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 C 图片中的“民族”“民权”“民生”即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孙中山把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故选C。3.(2015山东莱芜,27,13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1中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

3、动?(3分)(2)图2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分)(3)图3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4)图4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5分)答案 (1)开办民用工业

4、;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3分)(2)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分)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2分)(3)中国同盟会;国民革命军。(2分)(4)含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历程: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解析 第(1)问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回顾基础知识进行作答。第(2)问考查戊戌变法的措施及影响,联系所学直接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联系基础知识直接作答。第(4)问第一小问中第二次巨变指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

5、义革命取得胜利,而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据此回答“起点”的含义。第二小问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题组二 辛亥革命1.(2017江苏苏州,6,1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洋务运动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百日维新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辛亥革命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D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答案 C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

6、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封建统治既包括政治上的封建帝制,又包括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政治上的封建帝制,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因此C项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符合题意。2.(2016湖南湘西,8,2分)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7、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C。3.(2014山东聊城,9,2分)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答案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项符合题意。4.(2014湖北荆门,10,2分)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A.完成

8、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翻了帝国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