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08132
大小:16.7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素材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在本册第一单元中已接触过词《忆江南》,所以第二次学习写景诗词已有一点能力。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2.读懂词的内容,展开
2、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一、导入:识词,了解词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咱们先来读读“渔歌子”。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还有渔歌子。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你会想到什么? 二、初读,读正确,读得有点“词”味 1.初读,要求:读这首词,每人最少读三次,第一次,要读得一字不错,字正腔圆。第二次,要读得有板有眼,第三次,如果能读出
3、点儿词的味道来,那你很了不起。 2.指名读,评价。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 1.老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画面 师介绍:词的作者是张志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了这么多遍了,你眼中呈现什么画面了?(闭目,听老师配乐朗诵) 2.读出词中画 师:你的脑海中有些画面了吗?试着读一读,脑中最清晰的那个画面要得让别人也能感受到。(生朗读) 师:读得有点儿画面的味道了,这样吧,动笔划划,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交流、指名说画面) 3.师生共同展示画
4、面,理解词义 指名说: (1)不仅是这些景物啊,还有很丰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2)这样说着,我似乎觉得这画面中还有一些声音、还能让人闻到一些气息。来,静静地,让我们走进这画面中,听——再闻闻—— (课件:流水声、鸟鸣声、蛙鸣……) 师生总结:(音乐)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云雾缭绕,一群洁白的鹭鸶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近处,桃花盛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从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画面了,拿起笔,用心写下那画面。 4.生写话 5.交流成果 6.边想象边朗诵 师:
5、此景此情,情不自禁想吟一曲《渔歌子》。(师生共同朗诵) 7.品出人之情 师:我们似乎忘了什么?是画中的人。青箬笠,绿蓑衣,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此时,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样的?(指名说) 小结:啊,青箬笠,绿蓑衣里藏着是一份悠闲和自在。来,让我们静静地站在桥上,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吟诵— (师生共同朗诵) 师总结读词方法:我们刚才通过词去想象画面,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富的画面。这是读诗词的好方法。 四、拓展,品出“钓”中情: 过渡: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
6、有这样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诗歌,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了解张志和吗? 1.了解背景 师介绍: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和诗、品出钓中情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
7、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指名说) 小结: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这面镜子,想着想着,仿佛自己就是跟一些神仙高人在谈话,后来写成《玄真子》。 3.配音感情诵读 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
8、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 五、延伸 过渡: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古诗就有很多写垂钓、渔翁的诗歌。 1.课件出示 绝句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配情景图) 2.齐读 师:你的脑中一定有了很多问号。(指名说、适时解答) 小结:像张志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