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

ID:41472021

大小:91.6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25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_第1页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_第2页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_第3页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_第4页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轻松入门一练基础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A.征服朝鲜B.侵略中国C.称霸世界D.炫耀武力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A3•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B.辽东半岛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c4•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威海卫战役B.黄海战役C.丰岛战役D.旅顺战役A5.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力量强大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C.北洋舰队装备落后D.李鸿章奉行“避战

2、保船”的妥协政策6•“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A.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B.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C.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7•继《南京条约》以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環聲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8•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A9•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C.日本的做法妨碍

3、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10.《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增辟通商口岸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1•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1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A.索取的赔款数额大B.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C.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D二.列举题:12.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爆发的三次战役

4、。13.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14•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14、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能商口岸等。15•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5、(1)三国时期吴国的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2)元朝时加强对台湾的管辖。(3)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拓展提升“练能力三、材料解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

5、号令,母亲!我还能背城一战。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台湾》(1)诗歌中的“郑氏”“酷炎的夏日”16.(1)郑成功。日本侵略者。祖国大陆。(1)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回归祖国的渴望。17.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请回答: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

6、时间和地点。17.(1)1895年;日本马关。(1)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2)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1)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8.材料分析: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材料一:an“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郑观应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按入水中。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请回答:(l)^p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你能根据这首诗的表述画出当时的场面吗?18

7、・(1)黄海海战。黄海大战的地点。邓世昌担任管带的致远舰,这是北洋舰队的主要战舰之一。场面略。(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2)邓世昌。有生还的可能。(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3)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