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ID:4145798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单位:xx乡xx中学执教人:x云x课题名称抓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家借景抒情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自然风光”是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的一组课文。这一组课文中主要介绍的是作家对于“自然环境”在不同时期的外在表现: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以及何其芳《秋天》。其中朱自清《春》是一篇描写和赞美春天之景色的浪漫文章;老舍《济南的冬天》借对济南冬天景色之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对该城市那种念念不忘的情怀;何其芳《秋天》则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深情絮语。学情分析本课为群

2、文阅读教学课,是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的情况下开展的,所以本课教学通过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文中重点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进而感悟四季风景之变化。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借助课题,抓住文中重点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学会浏览这一阅读方式,作快速同步阅读,进一步感悟借景抒情之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兴趣;2.在合作、交流中了解诗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如何借景抒情。3.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动脑的学习兴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同步文章,进一步了解作者们的写作手法及生活背景,了解四季景色之变化及作者采取什么样的方

3、式进行描写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与如何借景抒情。教学难点:能快速阅读同步阅读材料,抓住文中重点句段,感悟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课前准备与资源上课环境:多媒体教室。准备教具材料:电脑多媒体课件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以及何其芳《秋天》——抓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家借景抒情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4师生互动激趣导入课前了解秋天时候周围景色的变化。师:四季各有各独特魅力之处,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在四季时候的基本变化情形:春天,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及树叶渐渐长出的过程;夏天:各种花朵的盛开,绚丽多彩

4、;秋天,金黄大地,农民丰收之际,但是秋风萧瑟,落叶一地;冬天,漫天白色,阳光的反射更是另一番景致。欣赏图片约2分钟谈话导入,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兴趣。一、教学活动一:教师介绍作者:师:询问学生喜欢那个季节及原因,再引出今天要讲的主题: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以及何其芳《秋天》学生齐读课题约2分钟合作探究二、教学活动二: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一)体会景色的奇丽师过渡: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PPT展示)请同学们小组进行合作探讨: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给我们描绘了四季奇丽的景色?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标出来。1.抽生

5、回答,集体评议。2.朗读感悟景色的奇丽。1.约14-16分钟4(二)作者借景抒情的句子1.小组合作,找出描写诗人心情的句子,并在组内说一说其实如何展现自己内心的心情。2.抽生回答,集体评议。3.朗读感悟诗人的作诗感情。4.教师PPT演示,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小结:通过学习了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以及何其芳《秋天》,我们了解了作者在表达自己感情时候往往与周边景物结合起来进行表达。知道他们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当时所处的位置。通过对同一类文章的阅读和了解,拓展学生知识的视野。学生小声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1.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究。2.

6、学生举手回答。拓展创新三、活动三:朗读感悟(群文阅读)1.出示阅读材料,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快速阅读;勾画文章重点句段。2.学生根据导读提示,自主阅读。2.组内选举代表发言,集体评议。3.引导学生理解,展示PPT。教师从三篇文章进行小结,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按要求完成。约20分钟课文总结约3分钟4师: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地大物博、山河秀丽的国家,尤其是四季的变化更为其添加了另一层色彩。板书设计《春》风和日丽、山清水秀春天的到来《济南的冬天》温晴空灵冬天的济南赞美之情《秋天》清静悠远乡村秋景图板书课后反思本次所上的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组诗文。诗文

7、中诗人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在四季之中,作者看到大地的四季景色之变化与自己当时的基本生活背景及情形相结合,恰当地表现与完美的结合将作者的思想表现的淋淋尽致。诗人在大地独特的风景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用最简练诗句揭示了意味深长的生活色彩,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自然而然的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独特性。作业设计结合课外文章《夏感》。用快速阅读和抓文章重点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家在写作之时如何进行借景抒情。展示《夏感》2分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