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409461
大小:100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4
《遨游汉字王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遨游汉字王国1、有趣的字谜2、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3、汉字的来历4、汉字的演变歇后语关公打喷嚏——自我吹嘘(须)一连三座庙——妙(庙)妙(庙)妙(庙)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石头蛋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隔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笑话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做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做完报告后,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乡长说:不要酱瓜
2、,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古诗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晴)还有情(晴)。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仓颉造字中国古代文献上有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3、汉字的来历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大概在
3、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4、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
4、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甲骨文甲骨文作品欣赏4、汉字的演变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
5、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金文金文作品欣赏4、汉字的演变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
6、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小篆小篆作品欣赏秦统一全国后,政事繁多,圆转的篆书书写太慢,已经不适应繁忙政务的文字工作,于是一种以方折笔代替圆转篆书的文字应运而生,这就是隶书,而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隶。隶书是由古汉字向现代使用的楷书过渡的字体,为汉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4、汉字的演变秦隶秦隶作品欣赏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4、汉字的演变隶书隶书作品欣赏楷书,又称正
7、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4、汉字的演变楷书楷书作品欣赏谢谢观看制作人:陈书凡王睿哲吴昊泽杨谨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