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406514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4
《中医针灸治疗痔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针灸治疗痔疮凡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为“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以久坐办公的成人多见。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脏腑本虚,兼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饮食失调,嗜食辛辣肥甘;或长期便秘、泻痢;或劳倦、胎产等均可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疾。 【临床表现】 根据痔核的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生于齿线以上者为内痔;生于齿线以下者为外痔;内、外痔兼有者为混合痔。临床以内痔为多。以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为主症。 肛门、直肠检查能进一步确诊,并可排除直肠癌、直肠息肉
2、等。 1.气滞血瘀肛内有肿物脱出,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或嵌顿,肛缘水肿,触痛明显,大便带血,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湿热瘀滞便血鲜红,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坠胀或灼热疼痛,腹胀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脾虚气陷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不能自行还纳,便血色淡,肛门下坠,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气滞血瘀、湿热瘀滞者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脾虚气陷者健脾益气、升阳举陷,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
3、强会阳百会承山二白 方义:长强属督脉,会阳属足太阳经,为近部取穴,可疏导肛门瘀滞之气血;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功擅升举下陷之气,亦是下病上取之意;足太阳经别自尻下别人肛门,取足太阳之承山穴清泻肛肠湿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二白为经外奇穴,是古今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玉龙歌》中曰:“痔痛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加减:气滞血瘀加白环俞、膈俞疏通肠络、化瘀比痛;湿热瘀滞加三阴交、阴陵泉清热利湿;脾虚气陷加气海、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固脱;肛门肿痛加秩边、飞扬行气止痛;便秘加大肠俞、上巨虚通调腑气;
4、便后出血加孔最、膈俞清热止血。 操作:长强沿尾骶骨内壁进针1~1.5寸,会阳常规会针刺,均要求针感扩散至肛门周围;承山穴向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百会可用艾条温和灸1O~15分钟。 2.其他疗法 ⑴三棱针:取龈交穴点刺出血。 ⑵挑治:在胸7至腰骶椎旁开1~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l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或粘液。每周l次。 ⑶耳针:取直肠、肛门、神门、皮质下、脾、三焦。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 ⑷埋线:取一侧关元俞、大肠俞、承山。埋人羊肠线:20~30天1次。 【验案举例】 王某,女,36岁。
5、因产后长期便秘而患痔疮8年,每因劳累或食辛辣即发作,痔核肿胀疼痛,偶有少量出血,肛门刺痒,坐卧不宁。查:6点、8点处有2枚分别为2cm×3.5cm、2cm×3cm大小的痔核,红肿发硬,触之痛甚。诊断为“外痔”。以锋钩针刺长强、腰俞、八髎、承山。2次后疼痛缓解,红肿减轻;6次后肿痛消失。巩固治疗3次,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金明月,锋钩针的临床应用。针灸临床杂志1995;11(9):36)。 【文献摘录】 1.《针灸资生经》:痔若未深,尾间骨下近谷道(肛门)灸,一穴七壮,大称其验。 2.《针灸大成》:脱肛久痔,二白、百会、精宫、长强……五痔
6、,承山、委中、飞扬、阳辅、复溜、侠溪、气海、会阳、长强。 3.《类经图翼》:痔漏,命门、肾俞、长强(五痔便血最效,随年壮灸之)、三阴交(痔血)、承山(久痔)。 【按语】 1.针灸对本病疗效较好,可减轻痔疮疼痛和出血等症状。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痔疮的发生。 3.平时多饮开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