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84585
大小:8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3
《修辞学古注标点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辞第十九节几种修辞表达方式一、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者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二、委婉:不把要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1、谦敬语2、避讳语3、迂回语三、分承:又称并提,指在遣词造句中年,把本来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者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者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四、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者词组共用某一个或者几个词语。五、同义连用: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
2、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六、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现象,我们把它叫做“连类而及”。七、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者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八、变文同义: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以增加文采,加重语气或者感情,古人常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义内容。古书的
3、注解第二十节古书的注解一、古注的基本体例1.注疏的名称(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2)解: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5)校:
4、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例如子夏读“三豕涉河”,“三豕”当作“己亥”。(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2.注疏的类别(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根据章学诚所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
5、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如《春秋经传集解》;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如《论语集解》。又例如《公羊传》引子沈子、子司马子、子北宫子等六家之言,《毛诗故训传》引仲梁子、高子之言,他们所开创的训诂体制也是集注。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二、古注的主要内容1、解释词义(1)解释本义与引申义在词的若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
6、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由这个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青春”指春天。又如“何”的本义是负荷,后来引申指荷花、谁何等。(2)解释古语古语,一是指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因而难以理解;二是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后世不用了,因而容易致误。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句中的“暂”是“短暂”的意思。(3)解释方言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二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方式上是相似的。2、串讲文意又称串讲大意,串讲大意是指对一句、几句或全章进行解
7、释。例如《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逸注:“言戎车相迫,轮毂交错,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去也。”3、分析句读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句读”。《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即点断文章的句读;所谓“辨志”,即审明文章是思想内容。4、提示语法阐述语法包括解释虚词、说明语序、指点语气。说明语序例如《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杜预通过在这里串讲指出原文的语序不同于后世,即原文“室于怒,市于色”应理解为“怒于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