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

ID:4137270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3

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_第1页
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_第2页
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_第3页
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苏 萍摘要: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内在的发展要求,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在精神层面上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际关系,在制度层面上构建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自我管理规范,在物质层面上打造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班级环境。班级活动是人本化班级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载体,一切有效的教育管理,必须要重视开展以学生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活动,真正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德育作者简介:苏萍,讲师,硕士,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福州350025)班级是学生生活和

2、学习的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集体的建设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班级文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空间而不应该仅仅视作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内在的发展要求,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家罗杰斯就提出“重情感反理智,重创造反灌输,重自我反强制”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的报告中把人放在了发展的中心地位,强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

3、应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人本化班级管理追求的正是把学生放在发展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要求管理者(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看待,遵循学生的身心、个性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世界,使班级管理走向人格化、人性化,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教育目标。一、

4、班级文化的内涵与基本功能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学习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传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通过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种制约功能主要实现在三个方面:氛围约束(环境、关系、风

5、气等);制度约束(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约束(理念、道德、舆论等)。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并为他们所接受的,寄托着学生共有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共有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这个集体中有着一种依赖与依恋,体验一种作为成员的安全感和自豪。有效地激发全体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二、以人为本,在精神层面上

6、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际关系班级文化在精神层面上包括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本文仅就人际关系展开叙述。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随着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是导师、朋友、伙伴,而不是保姆、警察或者裁判,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学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这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

7、强。以人为本,要求在生际关系提倡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同学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现在独生子女增多,平等的意识在这些学生中普遍缺失。师生平等、亲子平等、男女平等、城乡平等、贫富平等,都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成绩差别、能力差异、气质区别等都不能成为不平等的理由,差异正是互相欣赏的基础,世界因差异而多姿多彩。心理治疗专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真诚、接受、理解”的行动原则可以为我们建设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提供有益的启发。罗杰斯认为真诚,是一种人格特征的核心部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