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

ID:41372553

大小:225.5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23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5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6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7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8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9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之:《孟子》《庄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论语》、《老子》,以其弘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写作特点,对后世说理散文有广泛的影响。ü《论语》为语录体。其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依永的语言。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子曰:“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第五》)2.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

3、也。”(《论语·公冶长第五》)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第五》)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ü《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ü《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大量用韵语、对比和排偶句式。“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4、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ü《孟子》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墨子》和《庄子》则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标题概括内容、结构完整联系紧密)。ü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着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ü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藐视统治者,鄙视权势宝贵,希望能够消除世乱,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热忱,是孟子游说诸侯的原因所在,也是孟子精神世界最具闪光点的方面。ü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

5、特征。ü《孟子》中的论辩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ü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犹缘木而求鱼也”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jiàn,窥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yí,斜行)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瞷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

6、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ü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ü《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气势雄壮。ü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标准书面语在《孟子》成熟。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yì,二十两)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7、。”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路费),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ü《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ü《庄子》是先秦说理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的著作。ü庄子继承并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