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704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30
《浅谈英语习语中的隐喻【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浅谈英语习语中的隐喻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其数量可观,内容包罗万象,使用极其广泛。隐喻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也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格。当代隐喻理论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一切语言都是建立在隐喻思维基础上的。习语与隐喻的关系犹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因此,研究英语习语中的隐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对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语习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对
2、习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语言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英语习语的研究通常以英国学者L.P.Smith的研究作为开始。Smith于1925年发表了《词与习语》(WordsandIdioms)一书,成为早期习语研究的代表。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理论也被用来解释习语的深层结构和语义特征。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C.F.Hockett强调了语境在识别和解释习语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B.Fras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开始用生成转换理论来研究习语的深层结构,尤其是习语的转换功能
3、。他承认习语的固定性,但认为固定性是个程度问题,大部分习语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转换不足,但仍然具有转换潜力,因此他提出了习语的固定性等级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习语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的阶段,许多学者突破原有的研究模式,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习语研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首先是习语意义的理解模式,其次是认知语义学在习语意义研究方面的应用,再者就是习语交际功能的研究。隐喻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发源于古典修辞学。Plato与Aristotle分别开启了西方隐喻研究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传统。Aristotle在《诗学》
4、和《修辞学》两部著作中提出了隐喻的定义,并论述了隐喻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隐喻都是作为修辞格进行研究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文成为了隐喻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文开始,隐喻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西方隐喻研究史上先后主要出现了六种不同的理论:1,比较理论;2,替代理论;3,互动理论;4,映射理论;5,转移理论;6,合成理论。比较论的代表人物是Aristotle。基本模式为A是B,认为“隐喻可以看成缩短了的明喻
5、”,表达的意思为“A在某些方面像B”。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在亚式的隐喻定义(四类隐喻转义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替代理论。他认为,隐喻是用同义域中的一个词语替代另一个词语的修辞现象,替代论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隐喻不是“缩短了的明喻”,而是一个“陌生的、非自有词(转移来的名词)”的一个特征替代了一个“自有的词义”。替代论的基本模式也是A是B,但在这一模式中,一个陌生的词代替了自有的词,即表达的意思为A是C。对比较论的质疑导致了互动论的产生。“互动”这一观点首先见于英国语言学家Richards于1936年发表的《修辞哲学》(ThePhilosop
6、hyofRhetoric)一书。他在书中就隐喻理论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论断是隐喻的实质是互动。随后,Black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原基础上提出了互动论。他认为,在使用隐喻时,我们将两个不同的“表象”带入一个互动的关联中,这种关联是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体现,其意义是两个表象互动的结果。互动论从根本上撼动了长期以来一统天下、几乎被人们视为定论的亚里士多德理论,并逐步成为当代认知隐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20世纪80年代初,Lakoff和Johnson在“互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映射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存在
7、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当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时,就产生了概念隐喻。于是,隐喻的研究对象从语言变异形式变成了揭示人类思维规律的认知工具。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从哲学、认知科学的视角阐释隐喻现象,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以诗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85年提出了“转移理论”,并初步阐释了语法隐喻的基本概念。美国语言学家Fauconnier于1997年提出了“合成理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