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

ID:30921336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_第1页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_第2页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_第3页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_第4页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英汉习语隐喻的民族性及翻译策略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也被视为一种语义创造的方法。自从认知科学介入语言学后,隐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注意。隐喻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metaphor一词是从希腊语metapherein先后经由拉J语(metaphora)、法语(metaphore)而进入英语的,其原义是“意义的转移”(atransferofmeaning),即从所熟悉的知识和经验转指为抽象的概念,也就是把第二种事物说得好像就是第一种事物,也就是从一种喻体范畴传到另一种范畴。按照Zeig

2、er(1978:358)的说法,隐喻是“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含蓄比较,从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总之,隐喻是“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王葆华,梁晓波,2001)当今隐喻己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如语言学、哲学、心理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语言心理学、翻译学、符号学以及外语教学等的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说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今说过:“我们的□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

3、可能出现一个隐喻”(I.A.Richards,1936:98)。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牛存的隐喻MLakeoff&.Johnson,MetaphorsWeLiveBy.1980)中提出人类的思维是基于隐喻认知的。从此可以说,在当今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革命”。自从1980年莱考夫(Lakeoff)和约翰逊(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WeLiveBy)一书后,人们普遍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国外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许多方面进

4、行了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主要论证隐喻认知普遍性,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并对隐喻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体验哲学,阐述了他们的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对隐喻与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虽有提及,但论述不详。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主要是解释隐喻的工作机制,但对其中的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中的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的作用阐释不够。Steen和Gibbs在他们编著的书MetaphorinCognitiveLinguistics中高度重视了隐喻与文化模型之间的关系,但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隐喻认

5、知问题并未提及。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想象和联想,发现或创新两个事物Z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而想象和联想的认知主体是具体文化语境下的社会语言人。当今国外的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的热潮也波及到了中国,最近十几年,我国语言学界有一批学者开始介绍西方的认知语言学和隐喻认知研究理论,有的学者借鉴国外的隐喻认知理论对汉语进行研究,使我国的隐喻研究实现了从传统的修辞格研究转向认知研究的阶段。在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认知的研究主要是以引进、介绍与评论为主。林书武(1997)在《国外隐喻研究综观》以及(2000)在《隐喻研究的基木现状、焦点及趋势》中主要是对国内外的隐

6、喻研究进行综述和介绍。张敏、王寅、赵艳芳等主要是对认知语言学进行引进、介绍和综述,其中也包括对隐喻的介绍评述。苏晓军和汪少华主要是对福柯尼耶的理论进行引进和介绍,而刘正光主要是对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和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进行诠释和质疑,颇有深度。蓝纯利用隐喻理论对汉语的空间理论进行研究。胡曙中、邵志洪、李国南等人,主要是从修辞格的角度对英汉隐喻进行了对比,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也有所论及。但目前在我国语言学界,隐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相对还是个薄弱的环节。世界各民族人民虽然都是地球村的村民,但由于各族人民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对客观世

7、界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体会也就有所差异,这就产生各自不同的隐喻文化。WilfredFunk(1950:1)说,“我们的语言是以隐喻开始的”,可见英语是充满隐喻的语言。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习语里隐喻的使用菲常广泛,实际上大多数英汉习语都属于隐喻的范畴。罗斯在《习语英译法》一书中说过:“习语好比一而镜子,能最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英汉民族在历史、地理、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各自的隐喻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将基于隐喻认知理论,对比英汉习语研究其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就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

8、策略这点来说,国内相关研究有:刘昌华(2000)在《隐喻的民族性》中指岀:揭示隐喻的民族性可使我们深化对隐喻的认识。隐喻是以思维为本源,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