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

ID:413286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7-30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_第1页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_第2页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_第3页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_第4页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如果提起丰子恺,人们往往称他是现代漫画的开路先锋,称之为漫画家,而把他的散文放在第二位。其实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特殊的涉足多领域的艺术全才,正如其友人广恰法师所说:“丰子恺一生乃萃艺术于一身,为学成就堪称博大精深,多才多艺,绘画、音乐、书法、金石鉴赏、建筑艺术、艺术理论、散文创作、古典诗词等等无不精通,别具风格,自成一家。又兼通晓日、英、俄、法、德等诸国文字,译著等身,初步统

2、计,不下百数十种。如此艺术,不唯国内文艺界所罕见,实为世界艺术坛所稀有”。【1】丰子恺曾说:“综合看来,我对文学,兴趣特别浓厚。因此我的作画,也不免受了文学的影响。”[2]可以看出散文的创作在其一生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一)丰子恺及其散文创作概况丰子恺(1898一1975),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他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李叔同先生影响,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赴日本“游学”,同年回国后在春晖等学校任音乐、美术教师,之后的几年里,一直在教师、作家等角色中转换,可以说他的生活和艺术是连为一体的,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文艺大

3、师。从1922年到1975年去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笔耕不辍,以宗教徒的虔诚从事散文随笔创作,共发表了200多篇散文,以自己的居所“缘缘堂”命名的就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这四部集子。纵观其一生的散文创作,大概可分为四个时期。11第一个时期,即丰子恺创作初期的一些作品,延伸到三十年代初期的部分散文创作。这时期丰子恺的创作尚处在起始和探索阶段,他把注意力放在对人生根本问题的体察思考上,着重从佛理角度来探究人生,同时还有对童趣的追怀。这阶段的作品大部分收在《缘缘堂随笔》中,代表作有《

4、渐》、《剪网》、《大账簿》、《两个“?”》等。此外丰子恺描写儿童的随笔,如《华瞻的日记》、《给我们的孩子》、《儿女》等都是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大都属于这一时期。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创作。随着其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扩展与丰富,丰子恺的散文创作逐步走向成熟。面对残酷黑暗的现实,丰子恺逐渐把注意力投向现实的生活中“没有‘花生米不满足’的人,却有许多面包不满足的人”。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爆发,迫使他走出书斋,用手中的笔反映现实、揭露黑暗,社会相成为当时主要的题材。这一时期是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丰收期,《随笔二十篇》

5、、《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集子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涌现了《车厢社会》、《做客者言》、《肉腿》、《两场闹》、《吃瓜子》、《半篇莫干山游记》等佳作,此外还有控诉日本侵略者的《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等篇目。第三个时期,即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这短短的几年,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主要收录在《率真集》等散文集。代表作如《口中剿匪记》、《谢谢重庆》等,抨击了“贪赃枉法,作恶为非”,“危害国家,蹂躏人民”的“官匪”,期待着“一盏长明灯,永远不熄灭”。第四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散文,包括在“文革”中的地下创作。新中国成立后

6、丰子恺担任不少了社会工作,但仍有大量散文创作,主要结集在《缘缘堂续笔》当中。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在固有风格的基础上有增加了明朗的色彩,大多为一些游记之作,如《庐山游记》、《上天都》等;也有对往事的回忆,特别是故乡的人事,如《四轩柱》、《阿庆》等;还有身边琐事记录,如《阿咪》。(二)丰子恺散文的研究概况对丰子恺散文的关注与他的随笔创作几乎是同步的,在丰子恺创作之初,特别是《缘缘堂随笔》结集出版后,他那赤诚、率真的情调和朴素自然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笔法打动了无数的读者,郁达夫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选入了其五篇散文做品

7、,并称赞道:“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3】11后来赵景深、夏丏尊等文人,日本学者谷琦润一郎都不吝赞辞,或署名撰译,足可见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成就。但近百年来对丰子恺的随笔创作不满或者不解也大有人在,争论不断。钱理群、温儒敏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给丰子恺初期的散文创作作了这样一个评价:“他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乎易朴实,有赤子之心……作者在看到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

8、远,带着哲理深味,染有清淡的悲悯之色。”【4】可以看出,一方面,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丰子恺随笔的“特殊之处”——从佛教哲理角度来探究人生底蕴,但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丰子恺“逃避现实”的不满。其实这也是近百年研究界对其随笔认识的争论之一——丰子恺是否“佛化”了。最早的1930年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