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

ID:41327449

大小:2.56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8-22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_第1页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_第2页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_第3页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_第4页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教育家介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杨贤江教育思想杨贤江(1895—1931),又名李浩吾,浙江余姚人。1928-1929年写成《教育史ABC》,这是我国第一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教育的史书;1930年出版《新教育大纲》,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新兴教育理论先驱者的历史地位。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产生的时间,他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起源,他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他说教育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由此他解释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获得生活资料的“实用教育”;一是安慰精神的“宗教教育”。(二)教育的发展教育既不能

2、凭空生长,也不能独立存在,教育是以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的,也必然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发生变革。自私有制产生后,教育就有了阶级性,是为支配阶级服务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任务就是维护、巩固支配阶级的利益。“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杨贤江认为教育有以下特点:1.教育把单纯的劳动力培养成特殊的劳动力2.教育以其它的精神生产的内容为内容3.阶级社会的教育是阶级的和对立的二、教育的本质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五大特征:1.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2.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3.教育专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4.两重教育权的对立5.男女教育不平等(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这种上层建

3、筑自是依据经济基础以成形,且跟随经济发展以变迁”但是,教育对于社会的经济结构也有影响的作用。如教育通过培养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素质,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三、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不仅由经济决定,也由政治决定,“自有历史,就没有脱离过政治关系的教育,无论哪一种教育制度,终只是由支配阶级掌握,且为支配阶级服务的。”教育对政治的影响:在获得政权前,教育是获得政权的武器之一;在获得政权后,教育起着“保卫政权并促进政权的”的重要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经济、政治关系的原理认为对于教育的效能估计过高或过低,是把教育与社会对立起来,形而上学的对待教育作用。1

4、.批“教育万能论”四、批判各种错误的教育观点2.批“教育救国论”a.竭力提倡道德教育b.提倡爱国教育c.提倡职业教育3.批“先教育后革命论”“我们承认教育在革命进程上有它的地位,就是可以作为革命的武器之一,……在革命的总纲领下总任务下,尽它的一方面的作用”(一)教师的阶级地位教师是“工银劳动者”,属于被支配阶级(二)教师的历史使命1.培养人才,这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2.参加并领导社会民众运动3.教师应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五、论教师的阶级地位与历史使命第二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1914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于杜威和孟禄。1

5、917年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二十年代末开始提倡乡村教育运动并提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后又开展科学下嫁运动,抗战期间推行国难教育,1944年以后提倡民主教育。他毕生从事教育,勇于批判和改造旧教育,为中国探索民族教育的新路。一、生活教育理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谈生活教育》(一)生活教育

6、理论产生的渊源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也与他推行平民教育运动失败有关2.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新教育的需要“老八股与洋八股”“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二)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一是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正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二是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三是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

7、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的需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四是“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人共始终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首先,“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就是把整个社会活动作为教育的范围。“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即把工场、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