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19153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2
《周易的基本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易》的基本質性近年中國湧現《周易》熱,始源無非與現代化有關。要談中國現代化,必須對中國文化有所反思了解。中國文化可用「近人」兩字概括。孔子說︰「仁者,人也。」他的《繫傳》對《周易》這部古老巨著有極精辟入微見解。《周易》內容充滿神祕色彩,但理念卻精深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萬事萬物之生減規律,皆解釋得頭頭是道。正因其有上觀天文,下達地理,中通人事之能,幾千年,更就成為中國諸子百家的學說樞紐,經典中的經典,天下的第一奇書。周易之結構從《周易》形成的歷史看,先有筮後有卦,沒有筮也就沒有卦,換言之,二者有著等同的意義。所謂卦,就是卦的卦。譬如首卦「乾」乾,符號是≡≡(乾下乾上)乾,
2、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曰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乾下乾上」是後人為了用以說明卦畫內外卦之構成,其他全是乾卦經文。乾卦由六個—符號組成,即是一爻,共六爻。其他的卦也一樣。每一確定的爻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卦中的位次,一是它本身的一定質性。一卦之中有六個位次,自下而上,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卦畫符號有—和--兩種,—長叫陽,--兩短曰陰。陽符號用數字九表示,兩短陰符號用六表示,當一個陽符號或一個陰符號在卦中位次示現時,我們可以稱之為爻了。
3、既然每卦有六爻,卦自然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了,亦即爻題。爻題下的說明文字如「初九,潛龍勿用。」通稱爻辭。這卦祇有乾卦與坤卦比較特殊,在六爻之外多出一個用九、用六。卦而用象,表達思想,表達義理的信息就有無限靈活性與通應性。換言之,卦三百八十四爻,要說盡天下後世無窮無盡的道理,要通應一切人等,一切時變,非用最抽象之象來表達不可。至於筮,筮是數,卦是象。筮是卦的前提,卦是筮的結果。我們所見的三畫卦,即八卦的卦,雖然也叫卦,但顯然是伏羲的先天八卦,跟《周易》的文王後天八卦是不同的。前者把世上一切事物劃定了八種性質。這八種性質兩兩交錯起來,構成後者卦卦體千變萬化的基礎。易經的筮與法《周易》
4、一書既由筮與卦結構而成,二者形成的過程,自然先有筮後有卦。無他,物生之後先有象,滋長而後有數;卜用象,筮用數,筮之前有卜,顯然卜比筮的歷史更為久遠。 這個過程上的轉折,無疑是人們認知上的一大飛躍。因為一陰一陽兩個符號,不足以表達萬事萬物的千差萬別的特殊性,惟此,人們的思維由抽象進一步上升到具體,而四象、八卦、卦正是這次飛躍的結果。結果,筮的數轉化為卦畫,用卦畫告吉凶。卦畫也是象,而且是比卜的象要複雜得多的象。筮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周易》作為一部哲學著作,離不開筮,正因為筮有豐富的哲學內容。義理派的《易》學大家程頤、王弼之流,正因祇講卦不講筮,也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姑且显
5、粍談有關筮的幾個基本問題。 (一)筮是甚麼? 筮和卜一樣,同樣是初民社會的一種宗教活動。人們占卜吉凶,以定行止。發展到後來,卜筮更加專業化,不是任誰都可以做這種既神且聖的事情。我們從《禮記˙曲禮》、《說文˙竹部》、《老子》二十七章、《呂氏春秋˙勿躬》、《論衡˙卜筮篇》看得很清楚。如《曲禮》曰︰「龜為卜,筴為筮。卜筮者,先聖王之所以使民信時曰,敬鬼神,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故曰,疑而筮之,則弗非也。曰而行事,則必踐之。」這段話,在在表明筮或蓍是一種以籌碼為工具,以數學計算為內容的古老宗教活動。用今人的眼光看,這說法當然不夠全面,但早期是正確的。我們可以這樣說,這是從無知
6、到有知發展的必然。 (二)筮法的具體內容 請先看孔子的《繫辭傳》怎麼說。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曰,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孔子《繫辭傳》這三段文
7、字,可以分作三個層次看。第一個層次講大衍之數,是筮法的數學基礎。第二個層次講筮的具體方法,即怎樣揲蓍求卦的問題。第三個層次講乾坤兩卦以及全部卦都與策數無不有關。乾坤兩卦代表天地,其策數之合相當於天旋地轉一週年之曰數。卦代表萬物,總策數相當於萬物之數。 (三)象數易應用的全盛期 周易發展至漢代,出現了重大的突破--從樸素的「處世哲學」,一變而為靈活的「應用哲學」,也就是所謂的「象數易學」。 當時的易學專才,覺悟到周易不應再局限於「處世哲學」的範疇,應該還有更多的探討空間,就開始朝著孔子所謂「極4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