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上课用

报任安书上课用

ID:41286241

大小:10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1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1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2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3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4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5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6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7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8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9页
报任安书上课用_第10页
资源描述:

《报任安书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体字的意思。(1)定计于鲜也(2)恨私心有所不尽(3)不可胜记(4)不得通其道(5)思垂空文以自见2.翻译下列句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相信自己也能成功进一步表明

2、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完成著作《史记》)回顾第四段内容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失、纪、就、虽”等的意思。2.翻译第五、六段。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第五段重点词语(1)放失旧闻(2)稽其成败兴坏之纪(3)为十表(4)草创未就(5)惜其不成(6)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7)仆诚以著此书(8)虽万被戮通“佚”,散失考察;规律写了完成痛惜,可惜因此确实即使;遭受2.找出作者创作《史记》的目的和《史记》的内容、体例。目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内容、体例: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1.作者

3、忍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第六段重点词语(1)且负下未易居(2)下流多谤议(3)虽累百世,垢弥甚耳(4)居则忽忽若有所亡(5)出则不知其所往(6)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7)以通其狂惑(8)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9)书不能悉意处世古义:地位卑微;今义:卑鄙龌龊即使;积累,经历;更加在家到…去怎么能够…吗抒发岂不是…吗尽抒发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陈述自己对余生的看法,并婉言解说自己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思考: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死可明志

4、,生可践志屈原——汨罗投江“冰清玉洁”是你偏执的追逐,你却偏偏降生在那个浑浊不堪的时代,世态的炎凉,人心的险恶,让你愤恨,更让你无奈。当你伫立在汨罗河畔,轻吟着“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时,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慢慢地倒流进心底。你以死明志,江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正是为你而起的飘渺之歌。司马迁——灯下著《史记》“忍辱负重”是你不朽的灵魂。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你支撑着虚弱的身影,正在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汉帝夺去了你作为丈夫该有的尊严,每思及此,你未尝不泪流满面,而你却用坚毅画出了你人生的弧线,给自己

5、赢得了活着的尊严。你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的誓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因此得以实现。时间如风,历史如岩,风将巨岩刻画得千疮百孔,镌刻着曾经的波澜壮阔。时间如风,历史如花,风将花香飘散得更远更长,传扬着古人的寻觅足迹。时间的流逝,荡涤了历史的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流水淙淙流去的是历史的年轮,却也给我们留下了真切的教训。所以活着的人莫再为处境困厄而哭泣,莫再为名利未得而漠然。要知道,死只是一瞬间的事,而活着却要用一生的力量去支撑,回忆或许是忧伤的,期待或许是迷惘的,但是把握现在才是最

6、重要的,因为你还拥有未来。要知道“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课后作业写《报任安书》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