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796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30
《论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论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在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诗歌谱系中,翟永明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其作品曾被翻译成为英、德、日、荷兰等国文字,出版有诗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称之为一切》、《黑夜中的素歌》、《翟永明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散文随笔集《纸上建筑》、《坚韧的破碎之花》、《纽约,纽约以西》等。她成名于早期作品组诗《女人》,并在二十余年来的写作中坚定地保持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且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
2、世,在中国诗坛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诗人欧阳江河称其为“东方最美丽的女人”,诗人伊沙则曾戏谑地称赞“第三代诗人都有翟永明情结”,也正是这种来自外部的女性身份设定以及她作品中所主动涉及到的女性意识元素,让她的作品和相关的言论成为本文的研究起点。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及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波伏瓦曾将女性称为“第二性”,即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是一个非主导性阶级。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与男性不平等,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
3、,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但女性的这种历史性的失败不单决定于其生理因素,更多地是由社会和人类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有多少女性作家或诗人不喜欢甚至拒绝被人贴上性别标签,而且在这种拒绝背后隐藏着的也是对这种潜在歧视的不满,但她们却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性别烙印。不过也恰恰是这种烙印鲜明的作品,反过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资讨论的样本,并透露了她们更深反叛和独立的可能。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本文首先试图从时间上理清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及其变化的整体脉络,主要以诗人成名之初的
4、组诗《女人》、九十年代比较重要的作品《更衣室》《女子澡堂》、新世纪以来的《她的视点》以及新作《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等作品为探讨对象;然后试图在空间上将翟永明的诗及其女性意识与不同时期的女性诗人作家作纵向、横向和同时期的比较,在这副作品及思想的坐标系中最终确定翟永明诗歌所处的坐标点;最后,本文将在比较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最终以抛砖引玉的形式试图给当代诗歌研究和诗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契机。女性诗歌是“女性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何为“女性文学”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女性文学”被泛指为女性写作的文
5、学,即使在国外,“women’sliterature”也是一个被长期使用的“熟语”。大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涵盖范畴被自觉地约小,特指由女作家、女诗人创作的,表现女性生存和生命经验的作品。评论家陈超对翟永明的研究最为系统,他曾有一种对翟写作的分期归纳:翟永明是不凡的艺术“创造者”,也是诚实的“劳动者”。在中国先锋诗人中,她可能是连续性写作“工龄”最长的少数人之一。就其20余年充满活力的不间断的写作来看,其创作道路约略可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以隐喻和暗示为主导语型,深入而自觉的女性主义
6、“自白”倾诉期;90年代,采用转喻和口语的融合性语型,给激烈的情绪降温,将更广泛的日常经验、历史、文化,做“寓言化”处理的深度命名“克制陈述”期;90年代末至新世纪,主要提炼明朗、简劲、诙谐的异质混合语言(既有“诗家语”,亦有人际交流语,包括时代流行语、俗语、俚语乃至方言),在更为冷静、准确点染式的世风反讽中,同步完成对人精神困惑的揭示、体谅和惦念。可将之称为“以具体超越具体”,“少就是多”——“极少主义”(或曰“极简主义”)写作期。另外,诗人或学者周瓒、敬文东、张晶晶、张晓红、连敏、颜红和夏元明等人
7、均有以翟永明诗歌或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主义”等主题为论述对象的论文。和一般的女性诗人或作家的伤感或矫情不同,翟永明的诗和其他作品都体现出一种克制与干练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翟永明的诗歌在男权话语形态下依然保持着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力量,它们仿佛是与男权话语对峙的另一座山峰,明朗、大气而孤傲。从时间这个整体上来说,本文认为,翟永明诗中的女性意识正经历了从“更衣室”到“女子澡堂”再到更为宽广的视阈的过程,而她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题目,恰恰充当了这种走向的侧面证明。首先,在女性自我形象的塑造方面,翟永明在诗歌中
8、曾一度致力于对女性既定形象的颠覆和对男性形象的拒斥。翟永明最早从组诗《女人》开始,便着力于探讨女性形象的某种突破,根据不少评论家的说法,在翟永明《女人》这组诗里,作者将男性的影子几乎排除在外,男性形象即使偶尔出现,也只是某个十分模糊的背影。这种创作上的有意性,明显植根于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与之相呼应的是,在诗里男性的危险性被“放大”而处理成这样:“在秘而不宣的野蛮空气中/冬天起伏着残酷的雄性意识”。在这首《预感》中,“男性”不意味着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