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

ID:41263567

大小:415.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20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_第1页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_第2页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_第3页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_第4页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上北京的春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北京的春节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检查预习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腊月:农历十二月。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检查预习2庙会:设

2、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娴熟:熟练。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检查预习3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北京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果甜;

3、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谈话导入,共话春节.“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3.假如请你

4、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③对这些

5、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自读要求2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

6、--7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第二部分(8--11节):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况。第三部分(12--16节):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第四部分(17节):描写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思考3:作者如何将叙事与风俗的介绍穿插进行的?举例: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神祭祖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作者将传统旧俗赋予时代内涵。送灶: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有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动刀剪不吉利的迷信”,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思考4:作家采用什么手法说明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

7、?结合文章加以分析。通过与元旦的对比来说明元宵的热闹非凡:“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先肯定除夕的热闹,再跟元宵节比,说出它的缺陷。因为除夕没有月光,元宵节则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可是它还不够美”,作者先说元旦好,因为元旦“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尽管如此,元旦还不够美,由此可见元宵节是何等美丽。思考7:“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这句话有何含义?一是通过对比说明旧社会的女人们平时没有自由;二是说明新社会元宵节的热闹非凡。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上年货儿童放假新

8、年的“彩排”除夕以前除夕元旦光景初六开张元宵节(春节的高潮)词句解析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