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 案例4

实训二 案例4

ID:4125124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实训二 案例4_第1页
实训二 案例4_第2页
实训二 案例4_第3页
实训二 案例4_第4页
实训二 案例4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训二 案例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关于召开全国课程目标研讨会的通知各地区教材研究部门、教育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课程就是育人的媒体或手段的见解。因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经研究决定召开“全国课程目标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内容1、会议由教育部课程教育中心主办,苏州市教育局承办。2、主要议题是课3、中心议题是课程目标4、讨论课程目标与教育的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二、参加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名课程教材专家及教育工作者,来自香港、日本、韩国和地区的专家。三、会议时间2002年5月1

2、8日—21日上午开会,会期四天(5月17日下午报到)三、会议地点:苏州大会堂乘车路线:从火车站乘17路、12路、312路到苏州大会堂下车宾馆电话:0311-66677280311-66673982五、会费标准请各地区教育部门于5月10日前将参加会议人员名单报苏州市教育局。每人交费400元人民币(可用信用卡)会费报到时交给专人,有接待员带至入住宾馆。与会者带齐相关讨论资料。联系人:于***电话:*****传真:*******附件:报名回执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二○○二年五月三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关于召开全国课程目标研讨会的会议纪要2002年5月18日,在文化名城苏州大会堂召开了由教

3、育部课程研究中心主办、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全国课程目标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名课程教材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来自香港、日本、韩国的专家作了9场专题报告,并进行了经验的介绍和专题的讨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课,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并对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诸如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现将会议具体情况纪要如下: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是课程挂的转变。要构建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封闭滞后的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目前,我们的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碰到各

4、种困难和阻力,期中很大一个阻力就是教育思想滞后、课程观念陈旧。课程目标是这次会议探讨的中心议题。与会代表对课程目标的地位、课程目标与临界概念的关系、课程目标的来源和依据、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内容确立、课程目标的呈现方式、课程目标的制定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课程目标的地位很重要。关于课程目标与教育的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大家认为,课程目标与以上诸观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课程目标又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与其他概念关系应该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介于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中介性桥梁目标,具有举足轻

5、重的地位。关于课程目标和来源的讨论问题,大家认为,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三要素辩证的统一应是课程目标的主要来源,仅仅依据其中任何一项确立课程目标都是片面的。有的代表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课程目标的依据还应增加自然需求一项,即课程目标的制定的目标应是:社会需求、学生需求、自然需求和学科需求的需要,四者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的自然”的和谐的统一。这一新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普遍关注。关于课程的内容方面,大家认为:首先,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应是现代化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其次,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应重视学生的创

6、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第三,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学生成为既全面发展,又有丰富个性的人。在课程目标繁荣呈现方式上,有的代表提出,不但要重视以外显形为表现结果的呈现方式,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变化,这种变化虽具有隐性的特点,但对于培养外显性和内显性目标的结合,注重规定性目标与开发性目标的结合。在这次研讨会上,通过中外专家与学者的广泛交流,大家加深了了解,开阔了视野,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在课程目标及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上各国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资料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将有着积极的参考作用。会议于5月21日结束。二○○二年五月二

7、十一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