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

ID:412459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30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_第1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_第2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_第3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_第4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不到潇湘岂有诗——浅析唐诗中的潇湘意象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陆游《偶读旧稿有感》:“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潇湘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文化。她作为古老华夏文化的一支,历来是无数文学艺术人士的灵感。什么是潇湘文化呢?从战国时期屈原以来,潇湘在文学和艺术上,包括了诗、词、散文、曲、绘画等都有集中的体现,形成了所谓的“潇湘文化”。自东汉末始,“潇湘”一词就开始出现在诗歌中。及至唐代,随着诗歌逐

2、渐成为主流文学,“潇湘”一词被广泛地吟咏于诗歌文学中,成为文人雅士偏爱的题材之一。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而在绘画上,许多画家以潇湘山水作为对象,表达情感。如北宋时期宋迪的《潇湘八景》(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誉满天下,甚至影响了日本和韩国的绘画与诗词创作。而在音乐上,南宋时期郭楚望创作的古琴曲《潇湘水云》则以其“情境交融,寓意深刻”而享誉后世。如此众多的成就,说明潇湘文化积淀之深,影响之深。潇湘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南省,这里原来属于古代楚国的南部。潇湘作为

3、江南文化最具典型的文化发源地,其内涵是丰富多样的:有炎帝兴农,禹封南岳,楚文化,巫文化,屈原的流放,老子的隐逸,庄子的织履,唐宋以往的湖湘理学为代表的湖湘文化以形成一派的佛、道等各流派等。其中屈原的流放以及他对湘夫人的吟咏,经过历史的累积,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演化为文化现象,屈原的流放经历也开启了诗歌的潇湘流放文学现象。这种现象对后代的湖相文学,特别是贬谪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少从公元前3世纪起,潇湘地区就成为了各种流民的汇聚之所。这些流民包括了战争难民,不过更为突出的则是受到朝廷贬谪的流放者。他们或是在党派斗争中失败,或是因为别的罪名被驱逐至此。他们

4、大多数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因而塑造了潇湘的文学观念。一方面潇湘地区清幽神秘的山川地形和优美灵动的自然风光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极为可贵的素材,成为其诗歌中的意象;而另一方面潇湘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加上贬谪带来的失意和落差,让他们深感惆怅和痛苦。由此,唐代诗歌中的潇湘意象得以确立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8潇湘文化从唐代开始得到发展,并在宋代达到高潮。潇湘山水是潇湘文学的来源,也是潇湘绘画的来源。而唐代诗人对潇湘的描绘和隐藏在诗中的丰厚的内涵也为潇湘绘画提供了素材和思想,而潇湘古曲更是从潇湘文学和潇湘绘画中汲取营养,从而三者相互呼应,相互渗透。而到明代以后,

5、潇湘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其影响力较之唐宋已经显得衰弱了。其八景不再只属于潇湘,而是遍地皆是。因而潇湘也就失去了以往在画家、诗人眼中所独特的魅力。虽然如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中却很少如潇湘意象一般,由实际的地理风土的描写逐渐形成抽象的文化思维,而后侵染入其他艺术形式。潇湘意象所生发的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议题。而我选取这个课题,选择唐诗中的潇湘意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对她的解读,从而清楚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意象的不同的描绘,进而了解不同诗人所折射出的不同的心理。对潇湘的解读,同时能够有助于从侧面探讨唐代诗歌文学,

6、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于此同时,通过对日本、韩国对潇湘文化的解读,也让我明白潇湘所蕴含的人类共同的情思才是潇湘意象或者说潇湘文化长久存在的根源。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本世纪初,潇湘文化,潇湘文学开始吸引人们的目光,研究者的队伍也日益壮大,对潇湘意象的解读也多种多样,各具特色。近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全新的视角对潇湘意象进行了研究。以下就针对潇湘意象的研究做一个综述:(一)国内研究关于潇湘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分别有侧重点。国内的研究著述侧重于对潇湘意象的内涵的解读,其着重点在于研究从魏晋时期至唐宋期间的潇湘诗词,从而了解潇湘的意蕴和文化内

7、容。这是社会文化研究。而国外则更注重于对潇湘山水画以及潇湘题画诗的研究,进而了来了解艺术家是怎样通过表面上的潇湘山水来传达其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是文本研究。关于“潇湘意象”中的“潇湘”一词,众多研究者都认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而此处的“潇”字并非潇水,而是指“水清深也”。到了柳宗元《愚溪诗序》后,才开始有明确的“潇水”一词。“潇湘”在今人理解,即为潇水和湘水的合称。经吕国康先生论述,他认为在唐诗中的潇湘意象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一是以湘代潇,湘即潇水;二是指潇

8、、湘二水或零陵,宁远一带;三是偏指湘江;四是指洞庭、岳阳、长沙、衡阳等地;五是泛指湖南及南方地区。8而针对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